站在AI之巅,微软为何仍被“看空”?
眼下,万物皆可AI。
当AI成为资本市场的关键词之后,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高唱“死了都要AI”,将行情的演绎达到极致。
国内热情洋溢,国外也不遑多让。
作为ChatGPT的“金主”,微软也成功站上“风口”,2023年第一季度市值增长超3200亿美元,好不风光。
尽管如此,市场仍不乏看空微软之声。
站在AI之巅,微软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为何拼不过苹果与英伟达?资本对微软的态度有所保留,这又是何缘故?ChatGPT遭遇监管风暴,微软又该何去何从?
风头被抢,高管减持
短短数月,华尔街对微软的态度两极反转。
据微软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27亿美元,而市场预期为529.4亿美元,同比增长2%,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净利润为164亿美元,同比减少12%;
更为糟糕的是,微软Azure营收增速进一步放缓。
2022年第三季度,微软Azure营业收入35%,到了第四季度降至31%,微软CEO纳德拉坦承云业务放缓,“可能在未来六个月中,再减速四到五个百分点”。
如此一来,引发了市场对其增速触顶的担忧,市值从巅峰的2.5万亿美元一路下滑至2022年11月市值最低的1.66万亿美元。
毕竟,微软Azure是其市值翻身的最大依仗。
想当年,微软在桌面时代过于成功,反而成为其蜕变的绊脚石,路径依赖之下屡屡错失移动时代的红利,市值因而多年不振。
直到微软Azure成为微软第一增长曲线,才上演了否极泰来,与苹果轮流争夺全球市值“一哥”的宝座。
不承想,存在多年的ChatGPT厚积薄发,成为2023年最大的“风口”,而早早布局的微软也再度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2023年4月初市值恢复到2.14万亿美元。
对这种现象,上海砥俊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梁瑞安曾一语中的:“资本市场经常很癫狂,一会爱死,一会恨死,一切都是人性!”
尽管如此,仍不乏有看空的声音。
一方面,未拼过苹果与英伟达。
站在AI之巅的微软,市值表现竟然不如苹果:2023年第一季度,苹果市值增长超5000亿美元,比微软多出1800亿美元,成为最大的赢家。
如若比市值涨幅,微软也远不如同为AI风向标的英伟达,前者2023年年度涨幅为20%左右,后者接近翻倍。
另外一方面,高管频频减持。
据同花顺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微软的高管减持信息多于增持信息,单2月就出现11条减持信息,且减持股数远远大于增持股数。

买入微软的建议在减少
不难发现,资本对微软的态度有所保留。
关于此,从机构评级也可见一斑:当前建议“买入”的机构数量为34家,还没有三个月前的41家多。
流水的ChatGPT,铁打的“算力”
以上可见,虽然微软近水得月整合了ChatGPT,成为AI赛道的领航员,但能否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仍需要时间来观察。
首先,面临巨头们的合围。
近水楼台先得月,微软将ChatGPT整合入Office、必应等产品,成为ChatGPT大规模商业化的旗手。
谷歌,也不甘示弱。非但推出了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更是推出落地产品 Google Workspace,在办公领域与微软针锋相对。
至于国内,则更为热闹。
百度亮出“文心一言”,京东手握ChatJD,腾讯、华为、商汤、阿里巴巴等也摩拳擦掌,大有“家家都要有”的势态。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表示:“ChatGPT带动的AIGC创业热潮要来了,猎头已经开出10万元月薪抢人。”
一旦大模型白菜化了,微软还有多大的优势则值得商榷。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要说AI底蕴,谷歌只怕更深厚;要说AI专利,百度、腾讯排名更高。微软拔得头筹重要也不重要,能不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才是关键,因而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
关于此,从必应的市场占有率也可见一斑。
据Statcounter数据,2023年3月,有ChatGPT加持的必应的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为2.87%,而同年2月为2.88%,不升反降。

图源:同花顺
其次,卖铲子的胜过挖金子的。
上海万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春宝表示:“聪明的人早已想到,大家都搞大模型,大模型的上游数据、算力的需求肯定是爆发性增长的。”
一言以蔽之,不管互联网巨头怎么斗,掌握算力的一定是赢家。
皆因,大模型对算力的要求更高,势必催生算力繁荣,从而令GPU芯片供不应求,而英伟达正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连英特尔都难与之匹敌。
“我们是全球AI的发动机。”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认为AI技术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英伟达的 AI 超级计算机DGX是语言大模型背后的引擎,我曾亲手将全球首款DGX交给OpenAI,自此之后全球百强企业中有一半安装了这款计算产品。”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资本更为偏爱英伟达。
再次,短期难以增厚业绩。
虽然ChatGPT炙手可热,但想短时间之内对业绩有较大的贡献,或许不太现实。
Marketwatch分析师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对微软财务状况产生实质影响,而微软的其他业务,尤其是Windows,亦可能在短期内陷入困境。”
之所以如此,与激烈竞争息息相关。
复盘来看,互联网的确存在大大小小的技术壁垒,但对巨头们而言并非不能打破,一旦下了决心往往从拼技术走向拼价格,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这么一来,外界对微软的预期效益自然有所降低。
监管风暴,已在路上?
需要注意的是,ChatGPT令微软站上了“风口”,同时也带来了麻烦。
日前,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暂时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表示已对ChatGPT背后的OpenAI公司展开调查。
一个理由是ChatGPT针对的是13岁以上的用户,但并没有年龄核实系统来验证用户年龄;另外一个理由是没有就收集处理用户信息进行告知。
“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表明,为了‘训练’平台背后的算法而大规模收集和存储个人数据是合理的。”该机构称。
意大利是第一个动手的国家,但不是最后一个。
目前,德国、法国、西班牙、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家也在考虑对ChatGPT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保护数据安全。
事实上,这并非杞人忧天。
据韩版《经济学人》报道,三星引入ChatGPT不到20天,就发生3起数据外泄事件,涉及半导体设备测量资料、产品良率等敏感的商业数据。
而据日经新闻网报道,出于对信息泄露的担忧,包括软银、日立、富士通、三菱日联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在内的日本公司已开始限制在业务运营中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服务。
一时间,ChatGPT遭遇了监管风暴。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虽然现在的矛头对准的只是ChatGPT以及OpenAI,但不能排除微软也受到牵连,抛开技术同源不说,长期以来微软一直是各国监管机构的重点照顾对象。”
总而言之,从梦想照进现实,AI进入了新时代,而微软再度站在了浪潮之巅,成为了众矢之的,能否将优势化为胜势、变潜力为实力,将决定未来的成长高度。
那么,微软需要更加努力。
小米汽车电池将采用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 续航超1000km
在今日下午的技术发布会上,小米的自研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正式登场。小米的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拥有真正的高压,其最高电压达到871V。并且,它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提供了全球最高的体积效率,即77.8%。站长网2023-12-28 14:58:050000创造无数人的饭碗!Java之父James Gosling宣布正式退休
快科技7月8日消息,编程语言Java的创始人,被誉为Java之父”的JamesGosling,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自己正式退休的消息。Gosling表示:我终于退休了。做了这么多年的软件工程师,现在是时候享受人生了。”他透露,在亚马逊的过去7年是非常美好的时光,并期待未来能够完成一系列个人项目。站长网2024-07-09 11:50:450000OpenAI新模型用的嵌入技术被网友扒出来了
前几天,OpenAI来了一波重磅更新,一口气宣布了5个新模型,其中就包括两个新的文本嵌入模型。我们知道,嵌入是表示自然语言或代码等内容中概念的数字序列。嵌入使得机器学习模型和其他算法更容易理解内容之间的关联,也更容易执行聚类或检索等任务。站长网2024-01-29 18:17:560000快递员预测新规实施或引发离职潮:派件效率或下降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自今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规详细规定了保障快件安全、防止快件丢失、损毁、内件短少等方面的要求,并严禁抛扔、踩踏快件等不当行为。同时,法规也明确了快递服务时限和投递地址的约定,除非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否则快递企业必须在承诺的时间内将快件投递到指定的收件地址和收件人手中。站长网2024-03-01 08:44:040000茶饮门店用KOC玩法一年赚1000多万!
他曾拥有30家直营茶饮店,年营收达到1500万,私域用户积累达25万。然而在疫情过后,由于同行低价竞争的加剧,他们过去的私域策略通通失效,新客户难以吸引,私域优惠券销售停滞,原本依赖私域流量的商业模式受到了重创。面对成本压力和用户行为的变化,拔尖文化CEO陈文不得不进行策略调整。他意识到,要想在价格战中生存,必须拥有供应链优势,而这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几乎不可能。站长网2024-05-22 19:53:4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