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8

AI元年,被C端用户们“证伪”了的AI产品(上)

站长网2024-02-23 14:11:100

如今半年过去了,市场上 AI 产品的供给和用户需求又都发生了变化。近日,AI 产品榜(aicpb.com)同样按网站流量排出了12月全球 Top100AI 产品,与 a16z 上半年榜单相比,变化明显。

注1:划分依据为 AI 产品榜(aicpb.com)12月全球 Top100榜单,两份榜单都主要按 Simlarweb 网站流量排名,虽然两份榜单收录的产品略有不同,但笔者根据 Similarweb 的流量数据做了修正。注2: 红框中的产品在12月榜单中仍在 Top50中,蓝框中的产品虽然掉出了 Top50但仍在 Top100中,未框选的产品则已经不在 Top100榜单中了。

在上半年 a16z 榜单 Top50产品中,有16款产品守住了 Top50的位置,它们大多数在上半年就排名靠前,其余的几个也都是细分品类中的头部产品。

有14款产品虽然掉出了 Top50,但守住了 Top100的位置。根据我们之前观察得到的结论,Top50中除了前几名流量优势明显,其他产品之间的流量差距并不大,加上下半年推出的新产品势必会分走一部分流量,能够守住 Top100的产品也算是被市场验证了。

也就是说,最后有20款产品的排名掉出了 Top100。

而对划分到3大“阵营”(保持、下滑与落榜)的产品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品类基本重合,也就是说 AI 助手、AI 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向,基本上已经获得用户的认可,但供需配比的变动导致竞争激烈程度发生变化,实力相对较弱的产品落榜。

在 a16z 榜单中掉出 Top100

的20款产品按产品类型分类

进入 a16z 上半年 Top50的产品数 vs 同一拨入榜

产品下半年掉出 Top100的产品数量(按主要类别)

详细对比上榜情况,作为最热门的两个赛道,AI 图像和 AI 聊天/搜索其实相对来讲比较稳定,“掉队率”在40% 以下。AI 视频产品中,由于下半年 AI 视频生成技术日趋完善,催生了 Pika、HeyGen 等明星产品,上半年就已经在 Top50内的老产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掉队率“57%”。而 ToB 综合应用(将 AI 生成营销内容 邮件等等功能集中在一个产品内、服务企业客户的应用)则是变动最大的品类,上半年 Top50中的7款产品,只有一款守住了位置,掉队率“86%”。

AI 聊天/搜索:注定的

“少数寡头”市场,赢家只能是巨头?

AI 聊天/搜索产品是变化比较小的一个,上半年上榜的9款产品中一共就3款产品掉出了 Top100,看上去存活率是几个类别里面最高的,但实际上已经杀成一片红海。

所有留在 Top100中的 AI 聊天/搜索产品,其实在上半年的 a16z 榜单都是佼佼者,大部分是 Top10选手。AI 赋能的对话与搜索,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落定为一种常规产品模式,需求得到验证。

而落榜的3款产品的现状,则基本宣告了“套壳”红利,起码在 AI chatbot 和浏览器这条细分赛道结束了。这3款产品基本上是通过调用其他大模型的接口,来强化搜索或者对话体验,甚至 GPTGO.ai 不支持实时搜索。

而剩下的6款产品,一个比一个能打。

抛开产品模式不同的 character.ai 不谈,其他上榜的各大主流 AI 聊天/搜索产品其实都兼容了问答、搜索、生图、语音等多种功能。而且除了 Poe 和 YOU 之外其他产品都有自研 AI 大模型。

Poe、Perplexity.ai、YOU,7-12月的

流量数据|数据来源:Similarweb

笔者列出了其中三款非大厂产品的流量趋势发现,只有拥有自研大模型的 AI 浏览器 Perplexity 流量增长还不错,虽然12月有所下滑,但相比7月也是接近翻倍的成绩。

Shopify CEO 对 Perplexity.ai 的评价|图片来源:X

Perplexity.ai 是一款 AI 浏览器,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向 AI 提问,AI 会基于实时搜索结果总结之后给出答案和信息来源,还会给出关联的搜索关键词。Shopify 的 CEO 直言他已经不再用 Google 搜索转而用 Perplexity.ai 了。此外,这款产品还在今年初还完成了7000多万美金融资,开年伊始就火了一把。

而除它之外,即使是之前第三方 AI 产品中做得最好的 Poe,7月份以来的流量降幅也达到了40% ,AI 浏览器 YOU 的流量也下滑了25%。即便如此,背后是 Quora 的 Poe 依然在2024年年初融了7500万美金来应对竞争。

在头部产品功能越来越全面的当下,靠兼容多款大模型、多种功能的第三方 AI 产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AI 生图/修图:啥都想要的 ZMO.ai,

无法留住用户的换脸

AI 生图/修图算是 AI 最热门的应用方向,尤其是 AI 修图,在多年来已经验证的“刚需”基础上提供了更好的修图效果。上半年 Top50中一共13款 AI 图像产品,只有5款落榜。而且基本上这几款产品,虽然12月份的流量相较于7月份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并不大,还算不错的成绩。

从功能上划分,上榜 a16z 上半年 Top50的榜单的AI图像产品中,有4款是“生图 修图”产品,有9款是生图产品。

注:Photoroom 移动端流量占比超过95%,经过估算,Photoroom12月的全网流量在2.5亿左右,相比7月增幅为15%。

“生图 修图”产品中,只有排名相对比较靠后的 ZMO.ai 落榜。而能够留在 Top100中的三款产品其实榜单中排名均在前20之内,在上半年已经获得了较高的流量。而在下半年,Pixlr 的流量算是持平,而产品力更强的 cutout.pro 和 Photoroom 则分别实现了10% 和15% 左右的增长。

Midjourney和Leonardo.ai7-12月流量/万

Playground、Nightcafe Studio、

PixAI,7-12月流量/万

生图产品中,有5款产品能留在 Top100中,4款产品落榜,落榜率44%,明显高于“生图 修图”产品。而观察能够留在 Top100中的生图产品,其实日子不太好过,从流量走势看,除了 PixAI 能够实现一定流量增长外,其他产品表现最好的也仅能保持流量不下降,而之前流量最高的 Midjourney 也出现了30% 的流量下滑。

缺乏刚需属性,市场热度又不像上半年那么高,头部产品都无法实现增长,产品力较低的中腰部产品的情况就更差了,所以落榜的5款产品中有4款都是生图产品。

数据来源:Similarweb

在落榜的5款产品中,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些产品虽然跌出 Top100,但是流量还都在百万级别,另外鉴于 Stable Diffusion 为开源模型,PornpenAI 专注于色情图片生成,情况特殊,所以本文主要聚焦 ZMO.ai、Lexica、Deep Swap 三款产品的流量下滑情况加以分析。

ZMO.ai、DeepSwap、Lexica7-12月

网站流量数据|图片来源:Similarweb

DeepSwap 自8月份以后流量就一直在下降,如果拿流量最高的8月和12月相比,DeepSwap 的流量降幅达到了49%,且与另两款落榜产品12月份已经找回了一些流量的情况不同,DeepSwap 下半年一直呈现颓势。

DeepSwap 搜索关键词 Top5|图片来源:Similarweb

我们可以看到,DeepSwap 的核心功能还是对视频和图片进行换脸,而且换脸也依然是 Top3的非品牌关键词。

DeepSwap 换脸功能入口,红框中是

加入的AI修图功能|图片来源:DeepSwap

DeepSwap 的换脸功能,看起来还是偏向娱乐属性。以官网举例的2个场景来说,一个是电影片段里面的角色换脸、一个是证件照、婚纱照、旅游照换脸,无论是哪个使用场景,听上去都偏向于 C 端的用户的“娱乐需求”,与刚需扯关系,也是有点牵强。

DeepSwap 换脸功能界面|图片来源:DeepSwap

该功能收费为每月20美金(每年100美金,首充半价,无免费试用)。且不说潜在的法律与隐私风险,不低的费用就会让大部分抱着尝鲜心态来的用户望而却步了。而为了让用户们感觉钱花得更值一些,DeepSwap 加入了背景消除、图像增强、卡通化照片三项比较普适化的 C 端照片 App 常见的功能。对于企业用户,DeepSwap 提供 AI 换脸的 API,开发者可以将换脸功能整合到自己的产品中。

对于 C 端用户来说,DeepSwap 的换脸功能虽然好玩但只是满足一时好奇心,这一点像是 Reface 之类的明星 App 早就已经验证过了,这可能也是 DeepSwap 加入修图功能的原因,但这几个功能没有办法用一个使用场景贯穿起来。而对于 B 端企业来说,toC 的换脸不温不火,toB 的 API 作为变现点,推测日子也不好过。

Lexica 和 ZMO.ai 的走势有点相似,流量先下滑,几个月之后再企稳回升。

但其中 Lexica 是一款生图产品,虽然在后面有企稳的趋势,但下半年流量下滑幅度依然达到了43%。

Lexica,主要有搜索和生图2个功能,搜索功能可以搜索到社区中用户生成的图片,用户可以免费查看并下载这些图片。而生图功能中,Lexica 则有三种模型可供选择,包括两个版本的自研模型 Lexica Aperture V3.5/V2和 Stable Diffusion1.5,但是笔者在实际测试时却只能使用 Lexica Aperture V3.5生成图片。

提示词:开心的人(不对风格做限定)

提示词:开心的人,现实主义风格,像照片一样

提示词:愤怒的猫(不对风格做限定)

先看生图的话,Lexica 测试下来,整体生图会偏艺术风格,有点类似于 Midjourney,尤其是在非人像图上。质量上,生图效果也算是尚可。

Lexica.art 订阅条款

从付费的角度看,Lexica 的用户每周可以免费生成48张图像,也可以自由地下载社区内的所有图片,这个免费额度在同类产品中是比较高的。但是 Lexica 要求用户必须付费订阅后,才能将生成和下载的图片商用,而且必须购买最高等级的订阅才能禁止其他用户下载你生成的图片。貌似,Lexica 在“商用”这个点上作文章来卡付费。

Midjourney 的版权条款,注:Midjourney 现已取消免费版,在之前用户免费生成的图片不可商用

而从 Midjourney 现在的规定来看,创作者拥有图片版权,可以任意使用,这样理解下来,就是自己做的图片怎么用都可以,包括商用。

但有两个例外:

1、如果你 upscale 别人的图片(如提高分辨率等),这个图片依然是原作者的版权,使用需要获得许可。

2、如果是企业年收入超过100万美金,则需要 Pro 和 Mega 方案才能商用。而 Leonardo.ai 和 Night Café studio 等产品的规则则是,无论用户是否订阅产品,均可将图片商用。Lexica 的商用规则更像 Midjourney。

说实话,除非是 Adobe 这样拥有大量版权库的厂商来说,AI 生图这一波厂商,在商用付费上做文章,是比较尴尬的,首先 AI 生图的版权现在也是界定不清,这里面涉及人的参与、关键还有厂商模型的训练数据、如果是基于别人家的模型,还要涉及到三方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在这上面收费,很容易被牵扯。但很多时候生图又确实会涉及到商用,用户才有比较强的付费意愿,但企业要付出高额成本。

而且当别的竞争对手没收费,自身的流量也会受影响。

而 ZMO.ai 则是掉出 Top100的应用中唯一的“生图 修图”产品。ZMO.ai 总部位于杭州,成立于2020年,最初是靠偏商业化的 AI 商拍和背景替换功能切入市场的,在2022年中也拿到了高瓴资本领投的800万美元融资。关于 AI 商拍的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被卖家追着跑,这一波 AI 商拍真香了?》。

ZMO.ai12月流量来源分布|图片来源:Similarweb

而下半年,ZMO.ai 有了一些变化。在流量渠道方面,直接访问占了82%、自然搜索占了14%,是最主要的两大流量来源,这样来看,流量下滑了一些,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ZMO.ai12月 Top10搜索

关键词|图片来源:Similarweb

但是观察 ZMO.ai 的搜索关键词发现,Top10搜索关键词中已经看不到商拍有关的关键词了。而除了品牌关键词之外,带有“anime(指日本动漫)”的关键词出现了3次,“img creator(图片创作者)”也出现了2次,位置还比较靠前,这说明,不论是从用户画像、还是产品功能,Zmo.ai 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

Zmo.ai 官网的产品列表|图片来源:ZMO.ai

打开 Zmo.ai 网站,产品列表里面 AI 修图和背景去除2个刚需功能被放在了最前面,然后是动漫图片生成,AI 生成人像紧跟其后,图片风格转换、艺术图生成跟在后面,最后才是和商拍相关的 AI Model。

登录 ZMO.ai 后的主页面

这种变化看起来像是,就网站的目标受众而言,B 端商家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先性了。但从 Zmo.ai 的主观意愿上,可能并非是这样的。

打开 Zmo.ai(上)的图片生成版块,拖进图片后,熟悉感扑面而来,不说与 Photoroom(下)完全一样,也是借鉴了不少。从设计和功能来讲,都是面向创作者和 B 端商家的。

打开 AI Image Editor,我们会发现,他把做B端商家群体修静物产品图做得最好的产品 PhotoRoom(粗略估计访问量上亿,网站端1133W,移动端 MAU1217W)的类似设计放进了这个版块。

而到了 AI Image Generator 版块,更让我们觉得 Zmo.ai“成年人不做选择,我全都要”的心态。

AI Art Generator 页面宣传(上),

AI生图功能页面(下)

在这个版块下有文生图、图生图、更换任意部分、室内设计、AI 生成人像、AI 去除背景等功能,妥妥的“All-In-One”。

ZMO.ai 生成的图片(左),用相同提示词让 ChatGPT 生成的图片(右)注:提示词“带金色翅膀的天使,动漫风”(上) “愤怒的猫咪,写实风”(下)

笔者用文生图功能分别生成了一组动漫风的照片和一组写实风的照片,ZMO.ai 生成图片的效果还是可以的,对于功能设计来说,就是功能有、但不突出。(鉴于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我们就不多做主观评价了。)

总体看下来,ZMO.ai 在用户层面从 ToB 转向了 ToB ToC。ToC 的流量层面,则主要靠日系动漫风格图片,然后提供一个功能全面的图像生成工具来留住用户。整体主打一个大而全,但就如今的市场环境来看,并不是一个好的竞争策略,一顿操作猛如虎,却也只能勉强维持住流量。

以上是对被“证伪”的 AI 聊天/搜索和 AI 生图/修图产品的总结,在下文中,笔者将对另外两种产品类型中的落榜产品进行分析,敬请期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