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AI PC也能跑AI应用?背后的原因你知道吗
最近关注PC市场的朋友想必会注意到,“AI PC”已经成为了诸多厂商最新的宣传口号。
在更进一步的产品介绍里,这些厂商往往会宣称他们的新品使用了全新内置NPU(神经网络单元)的处理器,因此它可以运行老旧设备所不能支持的各种AI应用,提供从语音助手到用户感知、从生成式绘图到文本辅助编辑在内的众多新功能。
乍看之下这似乎有些诱人,而且按照手机行业的经验,最新的“生成式AI”功能往往仅限于最近的两代硬件平台可以适配。所以对于更早之前、被认为“AI算力不足”的机型,它们即便更新到了最新的系统或软件版本,往往也不能看到相关的AI功能和选项。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如今各种各样的AI功能也都必须要使用这些内置NPU新款处理器的新电脑才能用到呢?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因为从最近的一些行业动向来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多款AI PC软件上新,但都不需要新硬件就能使用
比如在2024年2月23日,NVIDIA推出了最新的551.61版显卡驱动、以及与之搭配的“NVIDIA App”。在这个新的控制界面里,NVIDIA新增了多个基于显卡AI算力的游戏画面优化功能。理论上只要使用的是最近几代的RTX显卡就都可以启用,然后让AI来自动处理游戏画面,使得它看起来色彩更生动、纹理更清晰。

又比如说,差不多就在同一天,微软方面也更新了旗下“照片”软件的最新版本。其最大的改变就是新增了“AI擦除”功能。据称,这一功能类似于现在很多新款旗舰手机上的AI照片路人消除,也就是可以擦除照片背景上的小范围异物,同时使用AI算法来自动补全背景。

但问题在于,微软的新版“照片”软件完全没有限定电脑的硬件。换句话说,它所使用的这套“生成式绘图AI”,哪怕是使用最普通的x86CPU也能运行,并不需要用户非得换用“AI处理器”或“AI PC”。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是AI计算的本质,二是PC相比智能手机在基本思路上的区别。
AI计算并不神秘,也不绝对非要NPU才行
首先,我们来说说AI计算的性质。大家都知道,如今PC有所谓的“位数”概念,比如8位、16位、32位和64位,而这个位数通常指的是每一次计算所使用的数据字长。字长越长就意味着计算的结果越精确,但与此同时也会占据更多的计算资源。

对于主流的通用CPU来说,它们的内部结构通常是为32位和64位计算而设计。同时为了应对一些特别高性能的计算任务(比如多媒体编解码、游戏渲染),如今CPU也会具备额外的256位、甚至512位浮点单元和指令集,以加速这部分任务的计算速度。
但是AI推理(注意我们的用词,它不是“计算”)并非如此,对于AI处理的场景来说,它其实更像是在做无数次的猜测,因此计算的次数要远比计算精度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先进的AI处理单元(也就是NPU),它们往往会支持越低精度、短字长(比如8bit、4bit)的计算格式。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假如现在有两颗处理器,一颗是32位的CPU、每秒可以完成2次运算,而另一颗是4位的NPU、每秒能完成10次运算。那么从总体的数据吞吐量来说,肯定是CPU更高(32*2>4*10),但因为CPU不能将自己的运行模式变成4位字长为最小单位进行运算,所以如果强行让它去进行AI推理,那么它实际上每秒还是只能算2次,而不是16次。这时候,CPU的“AI性能”自然就比NPU来得慢了。

没错,虽然这个例子举得相当粗浅,但它的关键在于,传统CPU并不是“彻底不能用来算AI”,它顶多只是速度低一点罢了。况且很多稍近代一点的CPU(比如10代酷睿-X,11代到14代移动和桌面酷睿),实际上也适配了专用于强化AI计算效率的指令集,也不会像这个例子里效率那么低。
更不要说就像我们前面所提到NVIDIA的情况那样,PC上的AI功能有时候也未必就适配了最新型的NPU硬件,它们反而可能是针对部分显卡优化得更好。毕竟在PC领域,显卡可是早就支持AI加速运算、相当于早就有内置“NPU”,而且是性能数十倍、数百倍于智能手机里的NPU了。
因此这实际上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NPU的电脑一样可以运行AI程序的原因。
AI PC的现有优势是能效,但性能还得看未来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就会问,那是不是对于如今配备有NPU的“AI PC”来说,它们运行AI程序的速度还是会更快一些呢?

其实也不一定。这是因为NPU固然在架构上是专为AI推理而设计、计算效率会更高,但问题在于,“效率高”并不完全等于“速度快”。实际上对于现在的消费级NPU来说,它们更大的意义其实是在于降低设备进行AI推理、感知时的功耗,而并非追求更高的绝对AI性能。
这很好理解,毕竟消费级NPU的设计远本就最早源自智能手机这类、功耗敏感型的终端形态,而且目前的AI PC和PC的AI处理器,绝大多数还都是为笔记本电脑,甚至可以说是为轻薄本而生。

打个比方,就好比现在有一段AI代码,如果我们用台式PC里的“线程撕裂者”192核CPU、或者是RTX4090显卡去运行,那么它很有可能会比智能手机、比轻薄本里的NPU算得更快。但前者计算过程中的设备功耗会高达好几百、甚至上千W(瓦),后者则可能会只消耗10W、甚至不到1W就能完成运算。
很显然,对于前一种设备来说,是没法让这种AI代码一直处于运行状态的,但后者就可以做到。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就引出了未来“AI PC”可能的两种发展方向。要么就是将来AI PC会继续强调能效比,主打AI计算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随时启动、感知型的AI功能就会成为主要的体验差异。
要么,如果真的可以迎来“高性能NPU”的进化,让NPU在AI推理速度上彻底压倒顶级CPU和GPU。那么诸如AI绘图甚至是视频生成这样的高算力AI使用场景,才有可能真正在端侧落地,并且深度地改变我们使用PC进行学习、工作的方式。
Optimizer AI:可为AI视频自动配音 还将支持立体声
OptimizerAI是一款专门为视频自动生成音效的AI工具,可以通过文字提示创造出适用于各种场景的声音和音效。用户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生成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声音效果,比如游戏中的射击声、跳跃声,动画中的雨声环境,以及视频中的地铁到站声音等。官网地址:https://www.optimizerai.xyz/站长网2024-03-11 14:36:420000「微李」和解内幕:微念付费获李子柒品牌经营权;放弃网红经纪业务
2021年3月,网红李子柒背后所属MCN公司微念获得字节跳动最新一轮融资,融资完成后微念估值高达50亿元。如果4个月后,李子柒没有停更,没有跟微念彻底决裂并对薄公堂的话,也许现在微念已经完成上市辅导。双方在业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亦不可同日而语,李子柒可能成了商业价值最成功的网红,微念也跻身名利双收的上市公司行列。然而,现实商业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如果。站长网2023-05-12 20:24:360000京东开放平台更新交易纠纷处理规则,支持用户仅退款
京东开放平台近日宣布对售后服务管理规则进行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的退款不退货执行标准。据悉,该规则将于12月29日正式生效。与此同时,《京东开放平台交易纠纷处理总则》也进行了更新,新增了对用户仅退款的支持,该调整已于今日生效。站长网2023-12-27 14:25:010000MIT新研究:打工人不用担心被AI淘汰!成本巨贵,视觉工作只有23%可替代
【新智元导读】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一项研究发现:不用担心视觉AI会很快淘汰人类打工人,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它们实在是太贵了。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如果你每天都看硅谷高管谈论着当今尖端的AI技术,可能会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会很快发生。不过,刚刚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最近的一项研究,可以让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了:至少视觉AI还无法替代太多人类。站长网2024-01-25 17:09:200001百度推出AI视频创作模型D&S-AI Video 由百度智能云一念提供支持
近日,百度智能云与迪思传媒合作开发的AI视频创作模型D&S-AlVideo正式上线,并集成至迪思AI智链。D&S-AIVideo凭借其强大的计算与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对海量视频素材的智能拆分与标签配置,并依托迪思AI智链的生文模型,实现视频的一键生成。这一技术的推出,将传统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营销传播视频制作时间大幅缩短至秒级,实现了视频制作效率的质的飞跃。站长网2024-04-08 12:47: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