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弄脏”互联网 大模型“课本”遭污染
“AI制造”充斥互联网,连“真人小姐姐”也可以批量生成。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一个可怕的现象出现:AI正在污染整个互联网。
知乎成为生成无脑答案的重灾区,这些内容描述简短、概括性十足,细看逻辑混乱、错误百出。打开今日头条,用ChatGPT生成的虚假新闻,内容耸人听闻,足够博人眼球。
AI加持下,虚假、无意义、同质化的内容呈指数级增长,获得大量曝光。莱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低质、同质化、未经证实的“AI语言”如果不加以甄别,进一步被抓取作为训练AI的语料,AI大模型将会走向崩溃。
AIGC“垃圾”泛滥内容平台成重灾区
生成式AI越来越低成本化,伴生而来的是AI生成信息的“垃圾网站”。
外媒NewsGuard发布相关数据报告称,目前已经追踪到了大约277个且还在不断增加的“垃圾网站”,这些网站生产了大量标题诱饵以优化广告收入。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内,表现形式是AI生成的低质内容。
“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知乎,如今成了AI无脑答案的重灾区,不少答主的内容呈现明显的“GPT风”,机器翻译的文字感、混乱的逻辑扑面而来,有时还会出现事实错误,特别是在金融、医学等专业领域,没有经验的人群很容易被误导。

知乎上的“片儿汤话”答案
有知乎用户使用AI每隔一两分钟就可以输出一条几百字的回答。尽管已经被禁言,但其产生的错误信息依然遗留在互联网中。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自带AI问答功能的搜索引擎Bing在中文世界经常会引用知乎的内容。一些生成后就从未过人工核查的错误答案 被Bing AI抓取,造成低质的中文信息蔓延。
AI对互联网内容的侵蚀不仅限于文字。在小红书、淘宝、抖音上,越来越多的“AI真人美女”的图片和视频被批量生产,还有大批“AI摄影”类账号的出现。
AI魔法棒一挥,制作成本低、效率高的“AI美女”一时间成为电商眼中的香饽饽,AI模特、AI主播频频出现。“她们”足够吸睛,但也千篇一律,“网红脸”的队伍里又增加一类AI面孔。
如果只是用AIGC制造美图供人评鉴、学习倒也还好,但AI生图工具产生的内容开始侵犯直接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领域。
淘宝上,有商家直接用AI生成图来取代商品实物图,一张由Midjourney生成的卡通少女图,被商家打上“绿色衬衫”的标签,售价218元。与之风格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AI生成图,在网上随手就可以找到。利用Midjourney的垫图功能,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生成无数仿照图,与卖家秀相差甚远的买家秀将再添槽点。

淘宝商家用AIGC网图(右)描述商品
在中文互联网,AI大有无孔不入之势,专门教人如何用“AI写文赚钱”的课程层出不穷,卖课人号称“一套教学视频跟万能模板,直接套用”。AI话题营造出的失业焦虑中,该类课程受到追捧,曾有人通过卖课月入百万。
如今,学会了使用AI工具的人,将AI生成的内容上传到知乎、今日头条或者小红书上,吸引了流量,但也制造了不少低质量、同质化甚至信息虚假的内容垃圾。
那么,这种AIGC内容“垃圾”会产生危害吗?
靠AI识别真假 技术还不行
泛滥的AIGC内容加速污染互联网环境,除了影响人类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外,产出它们的工具“大语言模型”也会走向崩溃的边缘。
莱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证明,将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输入人工智能模型,会导致输出质量下跌。
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解释为“模型自噬障碍”(MAD),即如果AI只学习其他AI生成的内容,在经过几代训练后,AI将输出无意义的垃圾信息,最终走向“模型崩溃”这一结果。 研究人员表示,对于大语言模型而言,“数据清洁”十分重要。
“世界正在奔向一个未来:生成式AI的爆发,导致了互联网上的合成数据很快就会超过真实数据。”按照研究者的说法,区分合成数据与真实数据,无论对人类本身还是大模型发展都变得势在必行。
最近,中国首个AIGC监管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落地,该《办法》明确指出AIGC服务提供者要“增强训练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者有义务保证数据质量
在《办法》的指导下,国内的内容平台也推出针对AI生成内容的管理措施,知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均已发布有关AIGC内容的规定。
《抖音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称,针对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图片和衍生的虚拟人直播,发布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帮助其他用户区分虚拟与现实,特别是易混淆场景。该《倡议》提到,平台提供统一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能力,帮助创作者打标,方便用户区分。同时,平台提供用户反馈渠道,方便用户反馈违规的生成内容。
知乎也发布了《关于应用AIGC能力进行辅助创作的社区公告》,公告显示,如果创作者发布AIGC生成的内容时,没有主动使用“包含AI辅助创作”的标签进行声明,平台会添加相关标识并限流,同时鼓励知友对利用AIGC技术,扰乱社区秩序的内容和账号进行举报,举报类型里新增了“AI生成内容”的选项。
规则出现了,但在实操中出现了Bug。

知乎用户反馈原创内容被误判为AI生成
知乎创作者们对平台“打标签”(审核)的能力表示质疑。有用户反馈,自己原创的内容被当成了AI创作打了AI标记,甚至有人因此被禁言。
这种“误判”现象背后又隐藏了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假如平台采用机器来识别AI,机器对同类的“宽容度”或许会很高,让计算机还无法精准识别出AI犯的错误。
最近,OpenAI推出的AI文本识别工具AI-Text-Classifier就因准确率太低而被官方下架。DetectGPT、GPTZero等AI生成检测工具的失误率也都高得惊人。
随着AIGC技术不断迭代升级,AI生成内容将越来越具备迷惑性,想通过AI识别工具遏制AI内容垃圾的滋生,从技术成果上看成功率还不高。
看来,在充满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工”有多强大,“智能”才有多强大。在AIGC的巨大冲击下,如何不被内容垃圾裹挟、实现人工与智能的良性共进将成为AI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挑战。
阅文集团:推出大语言模型应用产品“作家助手妙笔版”
今日,阅文集团发布公告称,上半年实现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19.7%;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64.8%。阅文集团表示,在2023年,我们看到了AI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的机遇。这是时代赐予的最好机会,为阅读文本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以下是AI方面的核心观点:站长网2023-08-10 17:53:210000144小时免签,带火海外旅游博主
古有睁眼看世界,今有睁眼看中国。自去年11月,我国开始了对挪威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the72/144-hourvisa-freetransitpolicy)至今,该政策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54个国家。站长网2024-06-28 22:30:490001亚马逊现正向受邀请的买家销售 Astro: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家用机器人
大约两年前,亚马逊的产品副总裁CharlieTritschler谈到了Astro,这是该公司智能家居机器人的第一代。Charlie反思性地解释了这个设备的愿景:「Astro是一种新型而不同寻常的机器人,旨在帮助客户完成各种任务,如家庭监控和与家人保持联系。它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传感技术、语音和边缘计算等新进展,打包成一个旨在实用和方便的设备。」站长网2023-05-10 16:42:210000ChatGPT新增临时聊天功能:不贡献数据也可访问聊天历史
快科技5月2日消息,OpenAI现已对免费及Plus订阅用户全面开放历史聊天功能,这一功能的推出旨在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和连贯的对话体验。此前,为了启用该功能,用户需要同意OpenAI使用其聊天记录进行AI训练。现在,一旦开启历史聊天功能,用户便能轻松地从上一次对话的断点处继续交流,ChatGPT将自动记住之前的对话内容,并据此进行智能回复。0000雷军谈苹果终止10年造车计划:如果是我 绝对不会这么做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今年2月,苹果被曝终止长达10年的造车计划,消息一出轰动整个造车圈,小米CEO雷军等行业大佬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日,《雷军答网友问》第三集发布,在问答中,雷军谈到了苹果都已放弃,小米为什么坚持造车”的问题。雷军表示,这个问题我被问了上百次了,今天我认真回答一下,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苹果终止造车,非常非常的震惊。站长网2024-03-25 17:53: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