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再升级!最强地级市下了一盘大棋
回想起2008年从英国剑桥回国创业的那段经历,俞凯印象最深的是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团队的求贤若渴。
“这种渴求不是很功利性地要求每年产值有多少,而是很谦逊地介绍产业升级的背景,问我们:‘这个事情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俞凯回忆到。
当时,俞凯刚创立了一家叫思必驰的公司,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和对话系统。如今,人们将这一领域视作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但十多年前,苏州到全球各地寻访人才更大程度上只是出于习惯——
2007年,苏州启动实施了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从全球引入、培育具备潜力的“幼苗”。
就在最近,这批幼苗结出的果实被摆上了台面。
2月14日,苏州召开了高规格的苏州市“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推进大会。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表示,作为经济大市、工业大市,苏州紧抓人工智能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产业规模大、应用场景多、创新动力强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为了吸引更多像思必驰这样的企业,在早期就能落户苏州,当地政府还宣布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和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
置身全球人工智能浪潮,许多城市都在寻找差异化道路,苏州显然已经交出了一份独具特色的答卷。
这份答卷有何不同?其它城市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借鉴?
将人工智能织入产业的肌理
思必驰的成长轨迹,恰是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缩影。
2008年,国内语音市场几乎一片荒芜“我们来得太早了。”思必驰CEO高始兴坦言。
彼时,互联网尚未普及,智能终端概念更是遥不可及。团队一度陷入"技术超前、市场滞后"的困境,只能在英语教育市场艰难求生。
转机始于苏州物联网产业的星火燎原。
2009年,苏州物联网产值突破百亿,一条涵盖传感器研发、芯片制造、系统集成的产业链初具雏形。
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的趋势,在2011年举办了中国(华东)国际物联网技术博览会,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个,以物联网核心技术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国际性博览会。
这场展会异常火爆,仅印刷的邀请函就超过了80万份。高始兴也从人山人海中预见了移动物联网的爆发,于是在同年紧锣密鼓地推动公司业务向智能终端转型。
与苏州物联网产业同频共振后,思必驰迅速崛起。从2012年到2025年,思必驰先后收获12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额高达5亿。
而它所开发的垂域大模型DFM-2与全链路对话技术,被超200家物联网及相关领域企业应用,覆盖黑白电、厨电、小家电及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打造了450多个标杆案例。除此之外,在芯片、智能汽车、会议办公领域亦表现亮眼。
十几年过去,思必驰已经走在国内人工智能的第一梯队,并获批“语言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而思必驰仅是苏州人工智能版图的一角。
目前,有超过21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星罗棋布于苏州,涵盖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多个核心领域。
通过对这些领域进行整合,苏州构建起了15条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主动脉”,被称为“1 15”人工智能行业推进体系。体系中获批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的就有140项。
从数据来看,“1 15”体系已经初见成效。
在城市的GDP方面,2024年苏州的GDP总量来到了2.67万亿,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工智能技术起到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
即便只看人工智能产业,去年营收规模,也已经超2300亿,同比增长超20%,近五年平均增速30%,站稳全国第一梯队。
产业升级倒逼人工智能发展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的必然性——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植于苏州的产业禀赋与超前眼光。
回溯历史,苏州工业园区的诞生便是一场“超前实验”。
大名鼎鼎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合作建立,2001年就已经累计引进了764个外资项目,其中包括美国通用、艾默生、欧莱雅等39家世界500强企业。
国际龙头企业带来了产值,也带来了压力。单纯做“代工”很难及时或提前响应采购方的需求,而对这些跨国巨头来说,通过升级产品或提高效率来保持自身竞争力至关重要。
也正是因此,苏州比其它城市更早产生了产业升级的诉求。
某种程度上,2002年园区提出对标“硅谷”,打造“高技术产业集群”,正是升级压力倒逼创新的体现。
产业升级需求衍生出大量对高新技术的渴望,因此苏州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结合并不令人意外,它本就诞生于此。
但更关键的是“早”。
虽然每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都有新的突破,但在系统和产业应用层面,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深度研发。因此越早参与,经验和数据就越丰富,产业应用的迭代优势就越明显。
这种优势直接体现在人才和创新企业的数量关系上。
据苏州科技局的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四分之三的独角兽培育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来源于2007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引入的创业企业,也就是将思必驰带回中国的那个计划。
因为早早构建起了“需求-技术-人才”闭环,每一轮产业升级都成为了苏州进一步加深新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契机。
例如,2015年前后,苏州的数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集体遭遇“转型零界点”,其中,生物医药行业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缩研发周期。
于是,启光德健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的药物开发系统iDiscovery应运而生,不仅将传统ADC药物的筛选发现周期缩短了70%,研发成本更是降低了90%。
在车床旁验证算法,在流水线上迭代模型,让每个技术决策都能在财务报表中找到价值锚点。可以说,苏州人工智能的必然性来自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任何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本质上都是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政策、协同与企业的三重奏
苏州人工智能的独特性源自其产业禀赋和前瞻性布局,但更具借鉴价值的是其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三大策略。
策略一:以禀赋谋政策,化优势为胜势
早在本轮人工智能热兴起之前,苏州就已经主动申请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2021年3月国家科技部的回函中,特别强调“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与自身禀赋恰好契合,这显然不是运气,而是苏州主动争取的结果。
苏州一向善于争取和创造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环境。
迄今为止,苏州已经发布了一套助推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方案,3个关键要素政策基础,以及若干细分领域应用支撑,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在内“人工智能 ”领域标准成果,也已经发布了14项。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由苏州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等多个部门抽派人员集结而成的“人工智能 ”专项工作组,曾多次奔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行总行、国金总局等国家部委,了解和争取相关政策。显然,他们还会继续在奔走中度过2025。
策略二:区域协同,十全十美
“苏州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明晰。”苏州下辖十个县区,形成了名为“十全十美”的发展格局,每个区负责的人工智能都与自身产业息息相关。
以主要负责“人工智能 机器人”吴中区为例。
吴中区集聚了1000余家机器人企业,已经形成了覆盖上游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下游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2024年全区“人工智能 机器人”产业规模超1600亿。
策略三:企业唱戏,政府服务
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毋庸置疑,但市场需求瞬息万变,若想不走弯路,身处产业一线“听炮响”的人工智能企业能提供最精准的航向。
“以人工智能企业为抓手,强化人工智能产业链各个环节”,苏州政府在本次人工智能 大会的对外文件中强调,“培育公共实验室、联盟协会、金融资本、标准体系等综合性产业生态、为苏州‘人工智能 ’应用提供有利发展条件。”
企业从市场的点状需求中寻找产业升级的线性趋势,而政府则利用这些线索编织通往人工智能时代的地图,苏州的人工智能发展印证了一条务实路径:
当创新生态与产业升级互相驱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便会形成密不可分的双螺旋。
当顶层政策、区域协同、企业突破合力成为三重奏,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座城,便拥有了在任何时代直面挑战的底气。
阿里被判决向京东赔偿10亿元 前者回应:尊重法院判决
针对被判赔京东10亿元一事,阿里方面回应表示:已获悉此消息,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结果。此前,京东发布《关于京东诉阿里巴巴“二选一”案一审胜诉的声明》称,12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京东诉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二选一”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成立,对京东造成严重损害,并判决向京东赔偿10亿元。0000全能型应用AIdea:支持 GPT、国产大模型以及图像生成
要点:支持GPT-3.5/4问答聊天和国产模型通义千问、文心一言的问答功能支持文生图、图生图、超分辨率和图片上色等图像生成功能,集成StableDiffusion模型和SDXL1.0代码完全开源,支持Android/iOS、桌面和Web多端部署站长网2023-09-05 18:11:360000被“薅羊毛”的瑞幸,一季度赚了5.6亿
5月1日,瑞幸咖啡(下简称瑞幸)发出了了一份堪称“狂飙”的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瑞幸营收达到44.37亿元,同比增长84.5%;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净利润5.65亿,同比增长超27倍。瑞幸一边飞速赚钱,一边飞速开店。一季度瑞幸净新增门店1137家,总门店数量环比增长13.8%,简单换算一下几乎是两小时就开一家新店。站长网2023-05-10 13:52:350000独立开发变现周刊(第116期):一个会议AI 浏览器扩展插件,月收入1.5千美金
1、ILLA:开源低代码自定义面板平台ILLA是一个强大的开源低代码平台,供开发人员构建内部工具。通过使用ILLA的组件和操作库,开发人员可以节省大量构建工具的时间。⚽实时协作:多人可以一起实时创建内容。🛠自定义插件:构建自定义插件来完成你的任务。🤖自动化支持:连接一切组件,并在5秒内实现自动化。🖥本地部署:支持Docker和k8s0000“淘宝问问”内测曝光:淘宝也装上AI了 有问必答
快科技9月13日消息,今天有爆料称,大模型原生AI应用淘宝问问”正在进行内测。从已透露页面显示,淘宝问问目前面向消费者提供神奇指令”和有问必答”两方面功能,以实现更精准的商品推荐和疑问解答。据了解,神奇指令”可基于AI对搜索词”进行补充,提供更准确的商品推荐。比如消费者可以说:换几个其他品牌的商品、价格太高,无法承受、想要买123元左右的连衣裙、不需要反复推荐买过的商品了、买过的店不想看了。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