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Kimi悄悄的进军浏览器,他们好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今天在照常用Kimi的时候,意外的在他们首页,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功能。
因为我非常清晰的记得,之前头像下面就是APP下载的入口。
而现在多了一个小东西。

下载Kimi浏览器助手。
看到这个,我第一反应是,Kimi要给浏览器插件导流了?
因为Kimi之前太火了,很多人都想在浏览器插件上用,所以有些独立开发者,就给Kimi做了浏览器插件,最著名的就是那个Kimi C o pilot。

结果点进去一看,好家伙。
Kimi选择自己下场,做浏览器插件了。

点击那个最显眼的立即安装按钮后。你可以按他们的教程,来把Kimi浏览器助手,装到你的浏览器上。记得不要直接把压缩包拖进去,而是先解压,把里面crx格式的文件拖进去。

安装完,刷新一下网页后,你就可以用Kimi的这个浏览器插件了。点开插件图标,发现功能非常简洁。

只有两种交互方式和功能,一个是选取文字后对选中文字进行解释,二是通过右边的悬浮按钮主动呼出后对页面进行总结和对话。
一个一个说。
选取文字后对选中文字进行解释,就是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
比如我前段时间在Github上看ChatTTS的内容,说实话,我真的不懂技术,所以一条一条看起来贼费劲,我之前也用过sider、monica之类的浏览器插件,但是在我的需要对文本进行解释的需求上,他们真的不够好用,而且功能太多,各种邀请好友加次数还要氪金啥的,用起来反而麻烦。
而我试了Kimi之后,发现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解释得非常通俗易懂,我是真的看懂了,而且有针对代码而特别优化的排版,阅读的体验非常舒服。
最重要的是,真的干净,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功能和提醒,有的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按钮,点击以后直接解释,让我把这段读明白,完事。
我之前用的一个产品,就很蛋疼,调用的就是GPT4o,解释的也很差,就跟没解释一样,还要我自己去预设Prompt才能有不错的效果。

最关键的是,还要钱= =
作为一个体验设计师,我的骨子里还是喜欢傻瓜式的不费脑子的产品,上手即用,效果也很好的东西。所以果断卸载,换成kimi浏览器助手。
除了解释代码之外,最核心的场景可能就是伴读了。
我经常会看一些国外的Blog和文章,在努力学习一些新知识。但是说实话,里面经常会有一些我看不懂的奇奇怪怪的词,我英文本身就很差,有时候用google翻译成中文之后,我就更看不懂了。
比如说我今天刚看的The Verge写的这篇关于Perplexity的文章,在里面提到了两个词。

英文我看不懂,中文翻译过来是庞兹经济学和地毯式拉动。
我看到这两词我真都懵了,不是,在我有限的知识库里,我真的不知道这特娘的是个啥。
于是我就用Kimi直接原地解释了一下原文的两个英文单词。

原来是币圈的那两欺诈玩法,你这解释一下,我直接秒懂。
只能说,Kimi立大功,太顶了,至少这个解释的功能,对我来说,现在是完全离不开,谁用谁爱上。
而且它的解释,不仅是只对这个词,我发现还能结合上下文来进行解释。
比如刚刚我在刷黑悟空的知乎帖子时,看到了一段话叫"大型BOSS即妖王",我当时脑子有点宕机,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妖王是个什么玩意。我直接直接就上Kimi了,不过我只划线了妖王这两个字进行解释。

然后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脑抽,妖王就是大型BOSS,哥们只是重复了一下。而后面那一连串针对BOSS的策略及属性克制,都是原文里面的其他段落,Kimi很好的把其他文字一起带了进去,来辅助解释这个词。这就很香了。
在用了一段时间后,还发现了一个更好玩更骚的功能,就是这个解释,居然,还能解数学题。。。

我对了答案,解的真的是对的。。。
非常明显的能看到,虽然只有一个解释窗口,只有一个功能,但是背后绝对不是只有解释,而是封装了很多个Prompt。
根据用户的不同问题,调用不同的Prompt来处理,这就是典型的用户意图识别的场景。
忽然想起来,去年5月份,我在做基金领域的Agent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处理,我非常讨厌给用户十几个模板,让他先自己思考到底到底要选哪一个,他选完模板再进行回答。这在用户体验上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一点也不优雅。
思考到底用哪一个模板这一步,我觉得这应该才是AI,最应该去解决的,不是吗?
所以,我想用一个窗口,解决用户的所有问题。
而我当时的解法是,用GLM-6B 几千条数据集,微调了一个问题分类的小模型,这个模型只干一件事,根据用户的问题,来判断他是分析基金、还是分析基金经理、还是写收盘报告、还是查特定数据、还是筛选基金等等等等。
先用小模型把用户的问题分类,然后选择调出对应的Prompt,再用大模型进行回答,这样只需要给用户一个对话框,他就能以最高的成功率和最佳的回答,处理掉用户的所有问题。
这才是我认为最佳的体验,也是给用户的最优雅的方式。
现在,我在Kimi上,看到了一模一样的体验,虽然他们的实现方式大概率比我的笨方法高明的多,但是我想,在思考上,在想带给用户的体验上,是一模一样的。
一个插件,一个按钮,解决用户所有可能的问题。
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的Kimi的原因。
因为产品的每一步,走的是真好。
上面我们一直说的,是选取文字后对选中文字进行解释的功能,而另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右边的悬浮按钮主动呼出后对页面进行总结和对话。
当你装了插件后,你就会发现,在你的右下角,出现一个Kimi的图标。

点击以后,你就能呼出一个页面,让Kimi帮你总结全文,或者直接对这个页面进行提问。

我们直接总结一下GPT4o这个大期货的页面。

总结得很好。
除了总结常规的这种博客、文章之外,我还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玩法。
比如当你想知道某人最近的动态,但是实在懒得去他的的个人主页一条一条翻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他的个人主页打开,然后用Kimi,一键总结。

比如我最大的信息来源之一歸藏老师,是我每天都得看的X上的博主,但是有时候,我真的没空把他一天的帖子全部翻一遍。所以,不如就让Kimi,来赛博阅读。

就很爽,全部给你总结得明明白白。
最关键的是,上面所有的这些,全部是跟Kimi主站打通的。
也就是说,所有你用插件进行的对话,同样,也可以回到Kimi的主站中,找到历史记录,然后,继续对话,甚至还可以继续@Kimi 出来。

这是真正的体验闭环。
一个浏览器插件,把你的场景,全都串了起来。
其实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你会发现如果每当你看到一个网页,一个信息,一个单词,都要打开kimi网站,复制粘贴进去,再进行对话,这个操作是非常非常繁琐的。
解决这一切,最好的体验,就是浏览器插件。
而且是体验好的浏览器插件。
插件这玩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轻度的场景,至少在我这边,我是不喜欢那种大而全的超级插件。
我更喜欢的是懂我的,非常简洁的,知道我在什么时候需要他,然后立刻响应蹦出来的插件。
现在看起来,Kimi的这个新产品,做到了。
也更加感慨一句。
月之暗面,他们做产品体验。
是真的好强啊。
Sam Altman:OpenAI 不再依赖 API 付费客户数据来训练其大语言模型和 ChatGPT
OpenAI没有用付费客户数据训练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如GPT,「有一段时间了,」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周五告诉CNBC。「客户显然希望我们不要用他们的数据进行训练,所以我们已经改变了计划:我们不会这样做,」SamAltman表示。站长网2023-05-06 08:52:340000研究显示:生成式AI将影响美国90%的工作
划重点:-🔄**工作变革:**研究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将影响美国90%的工作,标志着劳动力和经济动态的显著变化。-💼**经济影响:**预计genAI的部署将导致一半的工作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大约9%的工人可能会受到影响。-🔄**技能更新:**随着genAI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手动和例行的知识工作,即将受到影响的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知识工作。0001GPT或被抛弃?AI未来是世界级模型?国内AI模型只能存活三个?
为什么科学家不相信原子?如果你试过让ChatGPT随便讲个笑话(英语),那你大概率见过这个:两位德国学者对GPT3.5做了个大型测试,发现它其实只会讲25个笑话。1008次结果中有90%都是25个笑话的变体,只是稍微改变一下措辞或句式。并且所有25个高频出现的笑话都符合同一模式:先提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答案里出现双关语、谐音梗或其他技巧,大致都属于“冷笑话”范畴。站长网2023-06-12 17:13:020001研究称:到2035年,元宇宙对美国GDP贡献可能高达2.4%
根据Meta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到2035年,元宇宙可为美国年度GDP贡献约2.4%,相当于7600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根据德勤咨询公司的报告,元宇宙的概念包括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这些技术允许用户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或以数字方式将信息叠加在现实世界的图像上。报告称,经济收益可能来自国防、医疗和制造领域的技术使用,以及视频游戏和通信等娱乐用例。站长网2023-05-10 09:58:020000Cohere 正与麦肯锡合作 为企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
加拿大备受瞩目的企业级生成式AI初创公司Cohere与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截至上个月,麦肯锡已有30,000名员工中的一半使用了生成式AI。这项合作将由麦肯锡的AI部门QuantumBlack领导,QuantumBlack负责在数据工程、数据科学、产品管理、设计和软件开发等领域部署数千名专家。站长网2023-07-19 12:35: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