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不叠点buff,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AI的
高级提示工程师”、“AI操盘手”......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头衔,在AI圈子里越来越常见。AI圈的“大冰”也越来越多了,在个人简介里一堆斜杠title已经没地放了。仿佛不给自己叠几个buff,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AI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花里胡哨的头衔背后,可能只是一个刚入门的菜鸟、一个会接API的码农、或者一个靠吹牛完成KPI的产品经理?
当然,叠buff不是AI圈的专利,各个行业大家都在玩这个游戏。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一个亮眼的头衔,可能就能让你在茫茫人海中多了那么一点存在感。
但是,当所有人都在叠buff的时候,也意味着这些头衔正在经历一场“通货膨胀”?当“AI教母”都在嫌弃这个称号的时候,那些自封的“AI精英”又当如何自处?
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那些在AI圈“叠buff”的人,到底在叠些什么。
不管你现在混得如何,只要曾经在大厂待过,那就是一张永不过期的“饭票”。

科技圈人士把前司放在简介里,就像在集五福。
“ex字节员工”、“ex腾讯”、“大厂早期员工”这些标签,就像是一道道金光闪闪的buff,不仅能在亲戚面前吹牛,还能在职场上镀金。
某双非毕业,在AI公司做测试,建个微信群,拉几个搞AI的就可以自封AI精英联盟发起人。
喜欢玩ChatGPT,恰好认识几个搞NLP的,又建个群,自封AIGC产业联盟秘书长。
前司是AI独角兽,估值几十亿,又可自称人工智能行业头部企业核心成员。
由于会接API,给甲方爬点数据,做做PoC,又可以吹嘘是知名企业AI解决方案提供商。
恰巧又在知乎写了几篇AI科普文,阅读量破万,又可以说是AI科普领域的意见领袖。
学术圈是一样,课听了多少不重要,先拜师把buff拿了。

参加行业学术顶会?先改个状态。


当然也有反向操作的。

这哥们还告诫同行们要注意心理健康。

随着AI行业的发展,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职位其实可能只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比如“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这名字听起来好像很专业,但实际可能就是输入几个关键词。

李彦宏曾经预测,十年以后,全世界有50%的工作会是提示词工程,不会写提示词的人会被淘汰。这个预测会不会成为现实暂时还不知道,不过Prompt Engineer已经俨然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buff,毕竟,只要会打字就行。

有一种观点认为,Prompt Engineer类似于互联网初期的“谷歌搜索专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种职位会变得不再必要,就像早期互联网用户需要“谷歌搜索专家”帮助他们进行搜索,但现在大多数人都能自己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

更高端的可能是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吴恩达很早就在呼吁,每家公司都应该招聘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负责制定公司的整体AI战略,包括AI技术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出发点是很好的,只不过落到现实中,可能只是高级的“背锅侠”,一边要应对高层对AI的天马行空的期望,一边还要处理技术团队的各种难题。

“AI产品经理”也成了新宠,听起来负责整个AI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不少可能只是拿着别人的成果去开会吹牛。

还有“数据DJ”,听起来像是在搞创意,但实际上可能只是简单的数据清洗和拼接。更别提那些什么“幻觉驯服者”和“算法炼金术士”,简直是把普通的技术工作包装成了神秘的魔法。
在我们还没弄清楚操盘手到底操的是什么盘的时候,AI操盘手出现了。

直到我刷到了这条:

最后我问了问AI未来还有哪些buff可以叠:
提示词魔术师:通过设计巧妙的提示词,从AI模型中引出最佳输出
幻觉驯服者:在AI模型生成无意义或离题内容时进行控制
数据DJ:混合和匹配数据集,为AI模型创建完美的训练配方
偏见破除者:负责识别和消除AI算法中的偏见
数字傀儡师:设计和控制用于各种应用的AI角色
算法炼金术士:实验不同的AI技术,创造创新的解决方案
神经网络保姆:培育和训练AI模型,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现实检查官:验证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首席创意催化剂:监督并激励一个由AI驱动的创意团队
紧急关机工程师:在AI失控的时候负责拔掉电源
职位头衔的通货膨胀可能已经超过了现实世界的通货膨胀。其实这个现象早已经在各个行业出现。在招聘岗位上写程序员是不会有人去应聘的,网站设计早已改叫前端开发,以前叫平面设计师,现在叫视觉设计。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太无趣了,现在都叫Head of People。前台可以是“第一印象总监”。
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开始在职位名称花功夫,用看上去更光鲜的title来包装。

我们生活在一个老板们自称为“登月队长”(Google X的负责人Astro Teller)、以及“特斯拉科技之王”的世界里。华丽的头衔和标签,成为了吸引眼球的手段。同时,社交媒体也放大了人们的焦虑感和比较心理。看到别人的高大上头衔,自己也忍不住想要跟风模仿。久而久之,个人简介变成了一种装饰和包装,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内卷当下,个人简介中的头衔buff可以是自我表达和自我营销的一种手段。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头衔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成就,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对自己职业身份的认同,也是吸引潜在雇主、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重要工具。
叠buff有时候就像考试遇到不会的大题,别空着写满了,没准就能得个辛苦分。
只不过,对于真的AI大佬来说,是不需要叠buff的。

不好意思,手抖放错图片了。

“我不是AI教母”。

山姆,你也很酷。
AMD收购开源AI软件企业Nod.ai 加速AI硬件优化
文章概要:-AMD收购创立仅3年的Nod.ai,显示其正竞相AI芯片快速增长的市场。-Nod.ai软件可加速AI模型部署于AMD各类硬件平台。-AMD力图利用Nod.ai的工程人才,提升开源开发者声誉。AMD宣布计划收购Nod.ai,这是一家专门针对高性能硬件优化人工智能软件的初创公司。站长网2023-10-11 16:51:240000MiniMax 稀宇科技发布万亿 MoE 模型abab 6.5
MiniMax在2024年4月17日推出了abab6.5系列模型,这是一个万亿MoE(MixtureofExperts)模型。在MoE还没有成为行业共识的情况下,MiniMax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MoE技术,并在今年1月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MoE架构的abab6模型。经过三个月的研发,他们推出了更强大的abab6.5模型。站长网2024-04-18 17:11:350001网易云音乐上线“私人DJ”功能 可通过AI推荐、讲解音乐
目前,网易云音乐已正式上线“私人DJ”功能,这项功能可以提供智能讲解服务来推荐歌曲。“私人DJ”将被打造成用户探索音乐世界的智能助手,它在传统音乐栏目的基础上,升级了个性化能力,在基于用户偏好个性化推荐歌曲的同时,也为用户讲解音乐,讲解内容包括推荐理由、歌曲解读、音乐百科等丰富内容。用户可以点击私人漫游播放器中部按钮,即可开启或关闭“私人DJ”功能。站长网2023-08-11 10:52:160000百度网盘推出漫画头像AI生成功能
百度网盘在儿童节前夕,推出AI新功能——只需一张照片,即可瞬间将用户转变为童年动漫中的主角。想要体验这一神奇功能,用户只需打开百度网盘APP,在搜索栏中输入“漫画”,随后上传自己的照片。仅仅几秒钟后,系统便会自动将用户照片转化为风格独特的动漫人物照片,仿佛置身于精彩的动画世界。站长网2024-05-31 19:13:090000微软研究员发布EmotionPrompt方法:增强多语言模型的情感智能
划重点:-研究关注情感智能对多语言模型的潜在影响,提出了EmotionPrompt方法。-使用情感提示显著提高生成任务性能,验证多语言模型具备情感智能潜力。-结果表明多语言模型的情感智能可以通过情感刺激来增强,有望改进各种应用领域。微软研究员最近发布了名为“EmotionPrompt”的研究成果,旨在增强多语言模型的情感智能。站长网2023-11-10 15:14: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