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号不是即时消息推送吗,怎么折叠了?
最近,微信内测了服务号功能的调整,在聊天界面将其折叠到“服务号消息”里,这意味着用户无法第一时间看到服务号的消息。也因为如此,网友们议论纷纷,在小红书、微信开放社区都能看到不少网友的吐槽和反馈。
令大家疑惑的是:微信服务号本身偏向于服务交互,我们经常通过它收取即时性的信息,比如快递通知、银行通知、医院预约等,如今却把它折叠到“服务号消息”里,消息类推送不应该直观展示吗?为啥微信做这样的改动?

改动前 vs 改动后
订阅号与服务号的区别
在注册公众号的时候,有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选择,订阅号注册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会更加偏向于信息的传播,每天可群发一次;而服务号的注册主体则是企业或者组织,更侧重于为企业提供服务,例如银行、企业的客户服务等,且每个月仅可以推送四次消息。

相比于订阅号,服务号的有更多的高级接口权限,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如微信支付、微信小店等。
并且在曝光的位置,服务号会直接显示在聊天界面,对用户起到强通知的作用,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订阅号则是折叠于“订阅号”文件夹中,需要用户去点击进入才能查看。
消息类推送有折叠的必要吗?
1. 聊天消息和服务消息共享一个界面
服务号和聊天消息共享一个界面,其实本来就不太合理。而随着我们关注的服务号越来越多,造成了主聊天列表的冗杂。
在现有观察到的数据来看,服务号消息入侵首屏的比例在逐步超过聊天消息,甚至带来了负面,用户可能会遗漏阅读个人消息,导致带来一些社交关系的影响。
不过服务号通知也会有另外一种情况,如果用户产生了对应的行为,但该服务号未关注的话,会直接下发于服务通知,和小程序的通知入口一致。

聊天消息和服务消息共存一个页面,主体容易被模糊掉,服务号折叠或许是微信想要突出主体的一步。而服务号在用户体验上的改动其实不是第一次,2022年5月份,微信就曾对服务号做过调整。
用户可以对任一服务号进行“消息免打扰”设置,设置后所关注的所有服务号都会一键默认开启“消息免打扰”,并以小红点的方式来通知用户。如果需要取消某一个服务号的“消息免打扰”,可以找到该号单独取消。

2. 用户习惯和产品需求的抉择
薛定谔的用户体验,服务号在“免打扰”上依旧绕不过。
看得出来,服务号调整是想减少用户的打扰,本该是一个提升用户体验的改动,但为什么会遭到这么多用户的吐槽呢?这还得从运营者与用户两侧说起。
对运营者来说,以往一些重要的通知能够做到即推即看,并且也有很大一部分服务号是企业宣传的重要窗口,如今将其折叠显然是减少了消息的触达。但对于用户来说,除开营销信息,这样的折叠会使得他们错过重要的信息通知,非常不方便。
从用户习惯的角度,很多用户日常都是通过在聊天消息列表在查看一些重要的通知,比如银行卡动账交易提醒消息,该服务是和银行服务号绑定在一起的,在没有开通短信服务的前提下,这个渠道能够方便用户及时收到自己的交易情况。
若是将其折叠起来,用户或许没有去查看“服务号消息”的习惯。毕竟在关注的服务号里,有多少是每天都会用到的,就怕和订阅号一样被淹没在消息列表里。
用户的习惯养成和改变都需要一定的成本,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用户习惯可能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而产品需求也不等同于用户习惯。如果谈需求,大部分人的反应一定是“别乱改”。
这时候,用户习惯和产品需求就成为了产品需要去平衡的一个点。
3.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折叠
对于服务号的折叠,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
严格说来,服务号是首先对企业友好的功能,因为它可以直接出现在用户的消息列表,所以诸多企业都是订阅号和服务号两手抓。
但也正因如此,服务号被滥用了,营销信息不断增多,用户被打扰得可就太多了。
如今折叠似乎是把这类营销信息关进了“服务号消息”这个小屋里,也让聊天消息列表更加干净,对于用户而言,还给他们一片宁静了。
但不愿意折叠的用户则表示:如果服务号被折叠了,那还能叫服务号吗?
原来已经有一层免打扰的功能了,如今再进行折叠,相当于再次叠加“免打扰”buff,开启了深层免打扰,但如今用户需要免打扰的是所有的服务号吗?显然不是。银行动账提醒、医院预约提醒等,也是需要即时提醒的。
而对应运营者来说,本来搞个服务号就比较麻烦,选择服务号也就是图个“打扰权”,原来账号有更高权重出现在用户面前,现在把权重降低了,这样让原本一周发一次的“服务号”更加没有存在感了。那这服务号价值又何在呢?
有的用户喜欢,也有的有户会骂,两者难以平衡,倒不如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既然同在聊天消息页面,倒不如像折叠群聊一样给大家自定义的选择,人工设置来区分提醒强度,如默认强度为弱提醒,针对服务号的广告营销等,选择折叠;特殊消息手动更改为强提醒,比如账户动账等等。
总结一下
也许微信就是为了找回服务号的初心,做一个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入口。
如果服务号都能为客户提供有意义的服务,而非一昧的营销,那服务栏就将成为日常需要的一栏。用户点进去就都是自己需要的功能,不需要的会被取关淘汰掉。
但如今并非如此,营销推广信息不断增多,相比于零散的信息来源,归类可能反而是更好的用户体验。只是与现在的使用习惯相悖,会像是在教育养成用户,带来跳出舒适圈的反对。
在这一点上,不妨把选择权利交给用户,可以增加折叠,但也允许有选择性。自选哪些折叠,哪些不折叠,但逻辑也可以是默认都折叠,允许自选哪些要“放出来”。
文章内容部分,感谢@红夜 @青苔 @Accompany @大鱼炖海棠 @都是生活 等人在天天问贡献的精彩回答~
参考资料:
微信开放社区: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homepage
微信悄悄上线新规,订阅号迁移服务号,难!https://www.woshipm.com/operate/5842889.html
抖音又出了一个“辛吉飞”
靠揭秘临期食品行业内幕,抖音博主“临期也狗”走红,一周涨粉近百万。另一位名叫“尖商胖丁”的博主,也在最近一周涨粉近80万。这两人,被称为“临期食品行业的辛吉飞”,进入上一周抖音涨粉榜前三。短短几天涨粉百万,为什么他们如此受欢迎?他们揭露了临期食品行业的哪些内幕?与此同时,大家可能也好奇,临期食品是一门怎样的生意?接下来,派代将带你一起深入了解。临期食品终归要走“直播带货”站长网2023-04-17 10:58:070000图像识别更准确!尤洋团队研究:全新自适应计算模型AdaTape
【新智元导读】谷歌最新提出的自适应计算模型,能够提升图像识别性能。自适应计算(adaptivecomputation)是指ML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其行为的能力。传统神经网络具有固定的功能和计算能力,即用相同数量的FLOP来处理不同的输入。但具有自适应和动态计算的模型,根据输入的复杂性调节其专用于处理每个输入的计算预算。神经网络中的自适应计算之所以吸引人,有两个关键原因。站长网2023-08-24 16:31:240001报告:OpenAI的ChatGPT下载量和应用收入持续增长
ChatGPT的下载量和收入持续增长,这款OpenAI的AI聊天机器人下载量达到2300万次(截至9月份)。据TechCrunch报道,Apptopia对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分析显示,5月份在苹果应用商店发布的第一个月,下载量就突破了390万次,到6月份达到了1510万次。站长网2023-10-31 15:29:020000比尔·盖茨:人工智能未来或将“取代”搜索引擎和在线购物网站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警告称,人工智能助手可能会通过深刻改变在线用户的行为,进而取代谷歌搜索等搜索引擎。站长网2023-05-24 11:07:510000刚刚,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大语言模型还能向上突破,OpenAI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北京时间9月13日午夜,OpenAI正式公开一系列全新AI大模型,旨在专门解决难题。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新模型可以实现复杂推理,一个通用模型解决比此前的科学、代码和数学模型能做到的更难的问题。站长网2024-09-14 02:33: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