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欲加大对特斯拉的控制权,再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划重点:**
1. 📉 特斯拉股价下滑,马斯克寻求更多投票权,以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有影响力。
2. 🤖 特斯拉不仅是电动车制造商,还致力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投资超过10亿美元。
3. 💼 马斯克表示,若持股不到25%,可能将人工智能项目外包,担心公司易受非良性势力接管。
4.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认为公司是一组创业公司,呼吁将其与传统汽车制造商进行比较。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如果他不能拥有特斯拉25%的投票权,他更愿意在特斯拉之外构建人工智能产品,这表明这位亿万富翁可能希望在全球最有价值的电动车制造商中拥有更大的股份。
马斯克目前持有特斯拉超过12%的股份,他在一篇X上的帖子中表示,特斯拉是一组十几个初创公司的集合体,并呼吁将特斯拉与传统汽车行业的全球领导者之一,通用汽车公司进行比较。

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特斯拉不仅仅是电动汽车制造商,还在积极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该公司正在开发Optimus机器人,并在上个月发布了改进后的人形机器人原型的视频。此外,特斯拉还投资了超过10亿美元的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该项目将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自动驾驶系统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师估计这可能会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的价值。
在特斯拉的首届人工智能日活动中,马斯克表示,他想展示该公司不仅仅是一家电动车制造商,而且可以被称为“现实世界人工智能的领导者”。
对控制权的渴望和投资不确定性
马斯克是特斯拉的最大股东,他回应了一个质疑他为什么需要另一个庞大的薪酬计划来保持动力的帖子。他在X上发帖说:“如果我不拥有特斯拉25%的投票权,我将不愿意将其发展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他解释说,在25%的控制权下,他有影响力,但如果有两倍多的股东反对他,他可以被推翻。而在15%或更低的情况下,反对他的比例足以使公司易受到可疑利益的接管。
他表示愿意接受双类股投票结构,但据他所说,在特斯拉上市后在特拉华州实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特斯拉股价在2023年翻倍以上,但今年下跌了12%,抹去了超过940亿美元的市值。作为全球最富有的人,马斯克正面临股东对特斯拉继任计划的不满,以及指责他因接管于2022年成为Twitter前身的X平台而分心的问题。
马斯克的挑战与愿望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正在寻求增加对公司的控制权,以更有力地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项目。他的愿望是确保在特斯拉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领导者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公司面临股价波动和其他负面因素的挑战,马斯克正努力解决股东的不满以及其他管理层问题。
2024年胡润百富榜发布:字节跳动张一鸣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今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百富榜》,本次共有1,094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登上今年胡润百富榜,比去年减少12%(147位)。上榜企业家总财富21万亿元,比去年下降10%(2.4万亿)。千亿级企业家比去年减少4位,至26位。十亿美金企业家比去年减少142位,至753位。站长网2024-10-29 11:09:490000真我GT7 Pro宣布11月4日发布:全球首发Eco苍穹屏
真我手机官方宣布,真我GT7Pro将于11月4日下午2点正式亮相。徐起,真我realme的副总裁兼全球营销总裁和中国区总裁,对这款新机寄予厚望,宣称它将挑战同价位中性能最强、影像最佳的手机地位。0000微信支持carplay通话 微信iOS 8.0.41正式版发布
昨天,微信iOS平台发布了8.0.41正式版更新,新增了支持CarPlay通话的功能。用户只需将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并确保手机系统为16.6版本,然后将iPhone连接到车载CarPlay,就可以使用微信的通话功能和语音播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CarPlay目前仅支持拨打和接听语音电话,不支持文字、图片和位置等信息。站长网2023-08-30 10:56:350000猿辅导推出小猿学练机 正式入局1000亿智能硬件市场
猿辅导沉寂两年之后,在智能硬件领域重磅推出旗舰型产品——小猿学练机。该产品针对全国中小学生,注重学习和练习的结合,以及数字化学习的产品体系,配备封闭式系统和10.3寸类纸墨水屏,重定义了学习和练习的全新模式。这次动作也标志着猿辅导正式进入1000亿智能硬件市场。站长网2023-05-30 15:06:33000012项性能位居第一,中国最接近GPT-4的大模型来了!现已全面开放服务!
中国何时会有一个大模型,能以极强的泛化能力,创建各种智能体、成为人类真正的助手?在各大科技公司卷了半年的生成式AI热潮趋于冷静期的当下,这是一个极其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人会说,目前可能只有被称为业界标杆的GPT-4才能胜任,甚至对它加以“唯一”这样的头衔。而与此同时,着眼于国内,即使这半年来各个大模型玩家争先恐后抢着落地,但“需要两到三年才能追赶GPT-4”的声音也是甚上尘嚣。站长网2023-08-31 18:13: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