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政变”最新反转:微软搅局、伊利亚反水、奥特曼大概率回归
OpenAI“宫斗大戏”最新反转又又又来了!
据美国福布斯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0日,美国OpenAI公司超过700名员工签署联名信,要求该公司董事会辞职。
信中称,除非董事会辞职并恢复前CEO山姆·奥特曼和前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的职位,不然他们将加入微软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门。据介绍,OpenAI的员工总数约为770名。
▲图:网上公开的700多名员工联名信
700多名员工集体反水,要求董事会必须、马上、全体辞职,只为向一个被董事会刚刚开除人,讨一个公道。
这不是抖音都市剧,而是正在上演的一场“逼宫”闹剧。
两周前,OpenAI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在一次采访中深情地说,AI将不会让人失业。结果就在上周五,他的同事——OpenAI联合创始人、前CEO奥特曼毫无征兆的被突然开除了。
幕后的主导者虽然尚待查明,但该公司首席科学家伊利亚是“作案动机”最大的那个。
11月18日,奥特曼在告别发言中,将i love you all单独列为一行,从藏头诗的逻辑来看,首字母连起来刚好就是ILYA,矛头直指伊利亚。
这次,金主微软也没比奥特曼强多少,在决策将被执行的前几分钟才得到消息,导致微软CEO纳德拉整个周末都没顾上休息,一直在试图让奥特曼重回岗位。
然而,无论对奥特曼,还是开除他的董事会成员来说,他们中间的裂缝既然已经撕开,那么就算奥特曼最终回归,和董事会的关系也会变得无比微妙。
一个集体,却再也无法成为一个整体。
既不能放奥特曼单飞,又临时在微软找不到合适位置,逼得纳德拉最终在11月20日,发文表示“先让奥特曼来微软,负责一个新的高级人工智能团队”。
往好的方面想,微软即将拥有一个全新的“OpenAI”,还不是二手的,而且更听话。但实际情况是,微软估计已经在心里把难听的话都想了一遍。
▲图:纳德拉声明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谁能想到,OpenAI内斗还在继续!
从11月20日开始,陆续有员工公开表示反对此次决策,当天就有500多名员工签署联名信,要求OpenAI董事会集体辞职,并重新聘请奥特曼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截至目前,签名人数已超过700名。这剧情可真是一天三折,作为一家AI公司,公司内部无心搞科研,全员上演宫斗剧,这就很离谱。
此外,签署联名信的员工还称,他们辞职后会追随奥特曼前往微软任职。
OpenAI内斗,微软赢麻了?
面对此次内斗,有人认为“胳膊拧不过大腿”,也有人认为“资本不会战胜人民群众的力量”。其实,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如问问ChatGPT吧。
与此同时,一度被指控为幕后黑手的伊利亚,却突然角色转换成了污点证人。根据最新消息,有知情人表示,伊利亚向员工给出了两个董事会开除奥特曼的理由:一个理由是,据说奥特曼把同一个项目交给了两名不同的员工;另一个理由是,对同一名员工,奥特曼给了两位董事会成员不同评价。
这个伊利亚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掀起如此大的浪涛?
举世无双的“不知名”AI专家
如果把OpenAI比作一个军团,奥特曼负责对外征战,那么伊利亚就是负责制造装备和弹药。
作为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眼神坚定,发量稀疏,经常板着脸目视前方,似乎脑子里有一颗不停运转的GPU。谈到AI相关的问题,他可以滔滔不绝的讲上几个钟头,而对他不感兴趣的领域则表现的缺乏热情。
和耀眼的奥特曼相比,伊利亚在公众眼中就是一个小透明。如果不是此次“逼宫”行动,伊利亚很可能长期深居幕后而不为人知。
▲图:伊利亚接受英伟达黄仁勋采访
但在AI圈内,伊利亚的知名度不仅不低,甚至在某些技术人员心目中,奥特曼这种大学一年就辍学、长期做投资人、直到2019正式担任OpenAI CEO的人,顶多勉强算得上一名全职AI从业者,根本不能和科班出身的伊利亚相比。
伊利亚师从人工智能三巨头之一的Geoffrey Hinton,在2012年和导师Hinton、同学Alex Krizhevsky一起,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直接引燃了后续深度学习大爆发。
此后几乎每一次的AI浪潮中,如战胜柯洁的AlphaGo,引爆AI作画热潮的DALL-E,全民追捧的GPT…伊利亚都功不可没。
马斯克将OpenAI成功的关键归因于伊利亚。
马斯克声称,在他还是OpenAI创始团队成员时,为了抢夺伊利亚,他和谷歌旗下DeepMind创始人戴密斯·哈萨比斯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期间伊利亚一直摇摆不定,但最终还是被他拉入了OpenAI的阵营,马斯克也将整个过程形容为最艰难的“挖人战”之一。
奥特曼对伊利亚的评价同样很高,称其为举世无双、无可替代的OpenAI首席科学家。
同样是曾经的同事,马斯克和奥特曼的分手闹得很不愉快,但对伊利亚态度友善,经常在评论区和伊利亚互动,尽管大部分时间都得不到对方的回应,马斯克依然乐此不疲地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当被问到对伊利亚的看法时,马斯克说他是人类里面好的那一个,聪明且有一副好心肠。
而这样一个“好心人”,正在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高情商的说法建议他先去读一读爱德华·鲁瓦克的《完全政变手册》;低情商的说法则直接开喷:愚蠢、疯狂、傻。
狂热的网友甚至跑到伊利亚的视频下骂他,还迁怒于被提名的新CEO,认为其远不及奥特曼和临时CEO米拉。
这么牛的顶级科学家,为何会遭受落得如此处境?
不得人心的好心人
因为,虽然董事会成功赶走了奥特曼,同时也引发了一波离职潮。
数十名员工,包括OpenAI联合创始人、前董事长兼总裁Greg Brockman,GPT-4负责人兼OpenAI研究总监Jakub Pachocki、人工智能风险评估团队负责人Aleksander Madry和开源基线研究员Szymon Sidor等核心成员,当即愤而离开。
而被任命临时顶替奥特曼职位的现任CTO米拉,随后发布了一条只有一句话的动态“没了自己的人民,OpenAI啥也不是”,表达对本次决策的不满。在米拉的带头下,OpenAI团队十多名成员集体发布同样的内容,奥特曼进行转发并附上了❤️。
▲图:奥特曼为同事点赞
毫无疑问,那些已经离职的科学家,是OpenAI亲自为竞争对手送去的生力军;而留在OpenAI的员工,也无法心安理得继续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一家如此“任性”的公司。
显然董事会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以至于伊利亚被迫无奈站出来公开道歉,表示无意伤害公司(指大量员工尤其是核心人员离职),并将倾其所有让公司团结起来。
▲图:奥特曼转发伊利亚的道歉
公司确实团结起来了,只不过是团结起来要求董事会立刻全体辞职。
超过700名员工声称,OpenAI必须召回奥特曼,否则就给董事会表演一个集体跳槽到微软,而微软似乎也很配合。
同时,伊利亚确实也实现了他的承诺,因为,他是第十二个签署该公开信的。不仅如此,他还发表了强硬的声明,表示如果董事会不收回决议,他将辞职。毫不夸张的说,伊利亚一旦辞职,OpenAI很可能也将因此画上句号。
剧情的发展再一次扑朔迷离起来,人们此前的看法开始出现一些动摇。有人觉得,伊利亚这么用力的表态,幕后黑手一定不是他了;但我认为,就目前的证据来看,伊利亚的嫌疑还没洗清。
没有消除嫌疑的伊利亚
6月5日,伊利亚和奥特曼罕见地,同时出席了特拉维夫大学的采访。
整个采访过程中,两个人各讲各话,并没有太多的互动。奥特曼表现和很平常没什么两样,而伊利亚的表现,正如下面评论所说,显得有些“强硬、心不在焉”,和平时视频中的表现判若两人。
当被问到为什么加入OpenAI时,伊利亚表示源自奥特曼的一封邮件。信中,奥特曼说自己和一些很酷的家伙组了个局,邀请伊利亚过来。伊利亚觉得很好奇,就去了。
但伊利亚用了cold email这个术语。这个词通常用于电子营销行为中,指的是向不熟悉、甚至是陌生人发送邮件,并期望获得对方的回复。采访一开始,伊利亚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尽管很多人认为,奥特曼和伊利亚的决裂,是因为两人走向了不同的阵营。
奥特曼是“有效加速主义”,而伊利亚是“超级对齐主义”。但实际上,两人之间的共识远大于分歧。但不要小瞧分歧,套用伊利亚在节目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大概就是5%的差异。
这5%至关重要。到了奥特曼和伊利亚这个级别,为了消除这5%的差异而做出极端的决策,不是不可能。
在解释为什么钱多、模型大、资源广的大厂没搞成生成式AI,却被小小的OpenAI搞定、使其一跃成为业界领袖的原因时,两个人都提到了信念。但伊利亚口中的信念,更确切的说,是信仰。他强调AI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信念有多坚定:“这话听起来像是个玩笑,但并不是!你越坚信,AI的进展就越大”,讲到激动处,伊利亚攥紧了拳头。
而奥特曼本质上是个商人,对AI充满了乐观,认为AI终将走向美好的明天;而伊利亚则对AI安全充满忧虑,计划在未来4年用20%的算力,让AI在价值观、情感、伦理等层面和人类“对齐”,以防超越人类智能的AI脱离人类控制,变成像黑客帝国中Matrix一样的存在。
种种迹象表明,伊利亚对奥特曼的不满,已经积累很久了。
或许,伊利亚最大的不满,源自于驾驭OpenAI的是一个商人,而非科学家。
这场闹剧显然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奥特曼回归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加码。
因为,如果奥特曼真的加入微软,这700员工就“不得不”跟着一起跳槽。虽然微软表示已经有新的高级人工智能项目,但事发这么突然,要一下子安置这么多员工也是件头疼的事。
更关键的是,伊利亚也不得不跟着一起辞职。
可想而知,此时竞争对手的心里话已经震耳欲聋:你辞啊,你倒是快辞啊!
如今看来,奥特曼回归是一个当事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但最终会不会再次迎来反转,现在依旧充满变数,而最希望看到OpenAI剧情再反转的,除了吃瓜群众,恐怕就是竞争对手了。
也许尘埃落定时,谁对谁错已经没有意义,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件事将会对当前人工智能的行业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并以其无与伦比的狗血程度,永久载入人工智能发展的史册。
小米回应“小米SU7刹车故障”:软件误识别 已修复
快科技5月13日消息,针对网传小米SU7刹车故障”一事,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今日发文进行回应。王化表示,经核实,的确是软件误识别,目前已经将这一小概率事件进行修复,大家不必惊慌。以下是王化找汽车部的工程师帮忙梳理的情况:经分析确认,车辆当时为制动主控制器(DPB/BCP)的系统误识别降级触发备用制动策略,制动辅控制器(ESP/BCS)直接响应制动需求为车辆提供刹车减速的情况。站长网2024-05-13 17:57:010000昆仑万维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启动邀测
4月2日,昆仑万维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开始面向社会免费邀测,邀测将开放1000个免费名额,主要针对行业媒体、专家和音乐从业者。该大模型基于昆仑万维的「天工3.0」超级大模型,是目前国内唯一可用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该模型旨在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具有五大特点:高质量AI音乐、人声合成效果优秀、歌词段落控制、支持多种音乐风格和音乐智能表达。站长网2024-04-18 14:54:380000腾讯云智能推出文案创作产品 基于腾讯大模型能力研发
腾讯云智能发布了一款全新产品“腾讯云智能・文案创作”,它基于腾讯的大模型能力研发,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视频脚本和各种文案,包括小红书文案、会议摘要、创意广告等。这款商业类文创工具具有精准、全面和高效的特点,能提升文案创作效率、降低创作成本,为数字化变革注入新动力。此外,腾讯云智能还在大模型领域进行了升级和标准建设,并致力于为政企客户提供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站长网2023-08-19 15:25:310001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洞察报告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浏览了某些网站后,马上就能接到相关推销电话。很多人纳闷,自己并没有留下姓名和电话等个人信息,为什么营销人员总是能精准捕捉到自己的浏览痕迹和联系方式呢?没错,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据隐私滥用现象,315晚会也曝光过有关个人信息数据买卖的黑色产业链。站长网2023-05-25 05:30:260009封装Python代码包的六个步骤!现在就记住
全文共7134字,预计学习时长14分钟假设你很喜欢用同一段Python代码,里面有几个相关的小型函数,或者是含有几百行代码的中型模块。程序员可能会把它复制到不同的项目或存储库中,或者从特别设置的实用工具代码文件夹中导入这段代码。这很正常。程序员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积累这些个性化的小工具。相比其他编程语言来说,Python更容易积累这些语句——这些代码非常实用。站长网2023-05-24 08:55: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