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大哥们喜欢去KTV搞业务
前几天杭州突然降温,一下从穿短袖到穿棉袄,还有点不适应。
每次天一冷下来,就有种快要过年的感觉,人的积极性也会降低不少。
记得以前做电商上下游行业的时候,一旦过了双十一,大家基本上就开始等明年了,双十二基本也就意思下。
大家该出去玩出去玩,该见朋友的见朋友,该复盘复盘,该换车的换车。
不过今年情况有点特殊,各行各业的热度基本都在下降,就连双十一这个节日相比过去也变得有些平淡。
前段时间看到很多爱表达的人不怎么表达了,说是没有表达欲了。
我看了下基本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投入产出比接受不了了,通俗点来讲,就是不咋赚钱,没动力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赚钱,懒得出来逼逼。
就这两种原因,真的没别的了。
刚好最近也有一些朋友来找我聊天,很多现在都散布在各个行业,业务规模也有大有小,我们聊到最后有一个共识。
“赚钱,靠杠杆”。
但光有杠杆肯定不行,那是赌性。
只有在对的时间,加对的杠杆,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其实本质上那些买房的人、买币的人能赚到钱的,都是在对的时间加对了杠杆,反之那些亏钱的,基本都是错误的时间。
创业做生意也一样,选对行业等于对的时间,而解决问题的方向决定了这个事情的天花板。
很多人应该有过这种感觉,每天很忙,很累,但是回头看就没赚到钱。而有的人好像不怎么忙,反而能赚到钱。
我观察下来,除了勤奋和努力之外,这背后的逻辑还是找杠杆,也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关键节点。
比如,我刚创业的时候,认识了一群老大哥,每次去聚会的时候大家根本不聊业务,就是喝酒KTV。
我那时候很好奇,这些人不用工作吗?
多年以后,我才理解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因为在很多行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能搞到一手的信息,就代表能搞到钱。
比如你会XX引流技术,很厉害对吧?很专业对吧?
但是,这老大哥根本不和你聊技术,他只和你搞好关系。然后某一天和你打个电话,说对这个技术挺感兴趣,能不能派几个人到你公司学习下?
谁会拒绝啊?
这样信息搞到了,落地有人负责,公司业务增长是必然的,赚的更多也是必然的。
我讲这个的意思只是举例,不是说大家都要去这么做。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方式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但是,无论哪个行业,你都要去思考自己能做的投产比最高的事情是哪些事,哪些是你擅长的事情。
有很多事情不要光听别人怎么讲,要去分析自己适不适合。
就像这两年钱越来越难赚,大家也越来越着急。我有时候看到很多普通人被垃圾的信息和数据毒害,内心还是挺不得劲的。
就比如很多博主的评论区有很多晒数据、晒收益的,一群人说求带。很明显的鱼饵但是一群人争着抢着上。
很多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太差劲了。
就像有些人鼓吹个人IP,人人都能干一样。
我不否认个人IP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也是一个可以长久的事业。
但是个人IP的本质是杠杆啊!!
杠杆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啊。就是你得先有东西,然后通过你的个人IP把你的东西放大,你如果基础都没练好,啥都没有,你做鸡毛个人IP啊?能赚个锤子钱啊?
抖音也好,公众号也好,哪个能跑出来的手上是没点东西的?他们本来就有一定的积累,然后赶上了风口,仅此而已。
如果是个人都能做,还能轮到你吗?
我还看有些人告诉你要多发作品,多日更,我听着真想笑。
多的前提是建立在质量上。
如果只靠勤劳,只靠多就行的话。
那日更的就都是大V了,我要是一天发100条我是不是就是大大VVV了?
咋可能嘛。
讲这话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是很多事情的核心就是这样。
勤奋只是最基础的选项,选择才是核心。而正确的选择,本质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
当你对这件事理解清楚了,才能找对杠杆。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是要先去完善1,看看能不能把1变成1.5或者更多,总之就是想办法把底牌变的更好一些,然后去找杠杆,底牌越大,杠杆的作用越大。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1。
很多人不赚钱的原因就是,项目搞的稀烂,天天看别人的行业觉得别人赚钱,然后换了行业以后又发现没这么简单。
大哥,你看看你的这个行业有没有比你收入高100倍的人,如果有,你和他们的差在哪里?
如果他们也是普通人,那么这和行业没什么关系。
你最小闭环跑通了吗?细节完善了吗?团队优化了吗?
业务本身没有高低贵贱。
拉个群发优惠券的淘宝客,简单吗?
那1个群一天赚10块钱,很多人看不上对吧。那要是一万个群呢?
为什么有人守着3、5个群一月赚几千,但是有人有一万个群,一月赚几百万?
完成1万个群需要哪些方案?哪些是最重要的杠杆?
这些,才是要深度思考,思考以后要确定动作。
然后一步步优化,一步步试错,这期间才是真正痛苦,才是真正难的问题。
就像我们投的一些业务,打磨最小MVP(可行性)的时候,基本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亏钱都是很正常。
但是找到这个最小MVP跑通后,再优化,然后试错,达到相对的OK,接着找杠杆,找到最核心的杠杆以后,尝试放大。
不管是投放、还是铺人工,核心都是最小的闭环。一旦达到能加杠杆的时候,月收入很快就能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更多。
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的问题才是你真正要去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
我讲这些的意思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到哪些事情上。
很久之前我看到过一段话;“赚大钱和赚小钱的难度是一样的,辛苦程度也是一样的”。
当时还不太理解这句话是何意,之后才慢慢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讲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自己犯过的错误不希望别人再犯了。
多花点时间做“困难”的事情,而不是做一些看似“正确的事情”。
同样的道理;
谈恋爱的时候,如果只是你自己一厢情愿,自我感动,没有任何意义。
做自媒体,每天日更,很苦很累,但从来不为结果负责,同样也没有意义。
一家公司,创始人每天亲力亲为,但不能带团队和大家拿到结果,更没有意义。
我们真正要明白的事,我们做的这件事情到底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核心到底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撬动这些核心,才是最关键的。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这篇文章,写给大家看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醒自己。
极兔速递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2022包裹量东南亚第一
快科技6月17日消息,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大摩、美银及中金为上市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2年包裹量计,该公司为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市场份额为22.5%。极兔于2020年进军中国快递市场,按包裹量计,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10.9%。极兔的网络如今已全面覆盖东南亚七个国家及地区,在中国的县区地理覆盖率超过98%。站长网2023-06-17 23:47:280001AI监管新思路 让AI相互监督!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我们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相关内容和技术的监管也成为一大难题。为此,有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AI监管角度:为每个AI注入「灵魂」,让AI相互监督、竞争和告密。当前AI的发展速度已超出预期,让人们对其监管感到担忧。然而,传统的监管方法可能无法跟上AI的步伐。站长网2023-07-20 11:07:590000ChatGPT 还是谷歌 Gemini 更好?新 AI 模型尽管性能卓越但面临现实应用的挑战
谷歌最近推出了一款名为Gemini的新型人工智能模型,并试图通过一份报告证明其优于OpenAI的GPT-4。根据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Pichai联合撰写的一篇博客文章,Gemini在32项学术基准测试中的30项中表现优于GPT-4,包括数学、阅读、编程和推理测试。0000马斯克已创立新人工智能公司X.AI 总部不在加州也不在得州
4月1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此前曾联名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的马斯克,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始布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在有报道称他已购入近万个GPU,为未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做准备之后,又出现了他已成立人工智能公司的消息。外媒是根据内华达州的一份文件,报道马斯克已成立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0001招联消费金融发布130亿参数开源金融大模型“招联智鹿”
招联消费金融发布了消费金融行业首个130亿参数的开源大模型“招联智鹿”,在权威榜单C-Eval和CMMLU上名列前茅。该模型在通用知识领域获得了权威认可。招联智鹿模型在消费金融领域具有较高精度和金融专业知识,能够满足定制化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该模型未来将应用于风控管理、代码生成、运营提升等细分场景,并继续探索智能体技术和科技向善。站长网2023-11-06 08:32: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