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依赖AI,孩子脑子真的会废掉”|一线
“我当时特别生气,直接把他的手机没收了。”谈到三年级儿子照抄AI答案一事,邵女士这样说道。
“那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我发现他直接把题目发给豆包,然后照抄它的回答,说自己特别尊敬的长辈是爷爷,但所有关于爷爷的内容都是豆包虚构的。我特别生气,觉得他这种行为非常不负责任。”
邵女士告诉小巴,此前她对孩子使用AI持开放态度,比如允许孩子把做不出来的数学题拍给AI,自己有时也借助AI来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她看来,AI给出的答案比较准确,而且很多题目家长一头雾水,AI却能给出解答和具体步骤。“比我教的好”,邵女士表示。
但这次的事件给她敲响了警钟,“使用的‘度’和家长的监督太重要了,太依赖AI,孩子脑子真的会废掉。”她说,自己后来还是把手机还给了孩子,但和孩子约定,做题首先要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并且她现在会更多地参与到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
AI会让孩子懒得思考吗?邵女士的纠结和担忧并非个例。随着AI快速融入生活,教育环节的各方参与者无法回避这场浪潮。
那么AI应该在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它对教育和学习的影响更多是正面还是负面?小巴采访了多位老师、学生和家长,希望从三方视角寻找答案。
AI被应用到什么地步了?
苏州一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石老师偶尔会在教学中使用AI,主要限于在备课时查找资料、制作趣味视频(如“让历史人物活起来”)和论文润色。她觉得AI对提升教学效率的帮助还比较有限,但能帮助丰富教学内容。
小巴采访的其他几位中小学老师还尝试过用AI制作课堂PPT或写教学评语,给出的评价是“太浅显”“模式化”,难以达到期望。
作为语文老师,石老师提到一个观察,就是AI读句子时“AI味”重,在断句、语调变化、多音字读法上常常出错。学生会问她,“为什么AI读的那个词语的声调和你教的不一样?”她认为这可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造成干扰。
相比之下,浙江某大学的英语老师Michael和重庆某高中国际部的物理老师夏老师对AI评价积极。Michael从ChatGPT诞生之初就鼓励学生使用AI,他每学期第一堂课教授的内容就是“如何用AI来学英文”。比如可以用Deepseek定制口语练习方案,然后用豆包根据个人喜好创建“智能体”,来作为真正落地的“口语陪练师”。
AI虚拟人口语私教
这样,口语练习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学生不会一再重复错误的表述。他也鼓励学生用AI辅助完成group show,学生可以使用AI来完善观点、纠错、润色,但最终需要脱稿演讲。Michael甚至要求学生用AI自己批改作文,但需要上交完整流程——从文章初稿,到向AI提问的提示词,再到修改后的终稿。结果他不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发现学生在演讲时的观点深度也有明显提升。
国际部的夏老师同样很早开始使用AI,比如辅助编写教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出练习题等。他印象最深的AI教学体验是,他在辅导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时遇到了难题,当时几位老师都没有头绪,于是把题目拍给AI,AI不仅给出了准确且步骤清晰的解答,还提供了教学建议,即他们通过怎样的措辞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答案。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惊讶,第二个反应就是有点后怕,感觉自己要被这玩意儿给代替了。”他认为,老师有时会失误,比如被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影响到情绪,而漏讲或讲错了某个知识点,但AI不会,AI能不厌其烦地把问题的思路分析透彻,还能够延伸出新的知识点。所以他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AI的推理过程。
那么,作为另一方重要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家长们,对AI参与教育又作何反应?
初二学生的家长陈女士规定儿子在写完作业后才能使用手机,并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她认为,青少年自控力差,“但凡有一个手机,就像有一个潘多拉魔盒,不说100%,90%的时间肯定是用在娱乐上”。高一学生的家长赵先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她会主动打开AI软件去学习吗?我觉得不见得,应该还是会娱乐。”还有两位家长则向小巴表示,不太关注孩子使用AI的情况。
作为对比,二孩的父亲潘先生是一个坚定的“AI拥抱者”。他的大女儿在某国际高中读高二,小女儿还在读幼儿园小班。潘先生告诉小巴,家里有很多能进行对话的AI玩具,二宝现在很喜欢跟豆包聊天。他会让AI给二宝讲睡前故事,比如孩子小名叫豆苗(化名),AI就可以把豆苗和她喜欢的角色融进一个故事里去探险,孩子就能得到更沉浸式的体验。按潘先生的话说,可以“给想象插上翅膀”。
再来看学生们自己的看法。
《中国儿童报》对11700多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小学生使用AI的主要原因包括“作业太难”(占使用人数的46.5%)、“觉得AI新奇好玩”(31.3%)和“同学们都用,我也想试试”(20.9%)。用途包括解答难题(61%)、制作手抄报(40%)、“写作文”(36.6%)、“参考AI建议后修改作业(48.7%)等。
小巴采访的几位中学生也表示,遇到难题会求助AI,但不会完全依赖,而是会借鉴思考过程和观点。一位在广州读研究生的同学表示,知识性答案会直接向AI索要,周边同学把AI当做百度使用,也常用于论文降重和文章润色。同学对AI的接受度很高,迅速掌握了使用方法,但也很清楚AI的智能极限,常常吐槽“人工智障”。
AI会让人懒得思考吗?
虽然在使用中存在各样的问题,石老师表示,仍然比较支持学生和家长主动去使用AI,“因为借助工具去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如果他们能够借助AI去获得一部分能力,其实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解放。”她认为,这好过于学生和家长自己不去想办法,一碰到问题立马就来找老师。
在她看来,用AI辅助学习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像传统的搜索引擎也有一部分类似AI的功能,包括小猿搜题这类APP出现时也有大量的担忧。但对于善于使用AI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效率能获得很大的提高,而对于不太自律的学生,偷懒变得更容易。在这个意义上,可能更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另外几位老师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一个相似的观点——AI是大潮流,使用AI去获取知识是重要的能力,至于用不用、怎么个用法,老师不会也难以过多干预。
“教育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手段,只要学生能获得成长,那黑猫、白猫就都是好猫。至于如何去使用,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浙江一大学的邵老师这样表述。夏老师也表示,会给学生“留白”,不会过多干涉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没有说哪一条路就是他们必须要走的路”。
“现在的人一定要会用各种工具。我作为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但当我要完成一件什么事,我能借助AI,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把事情比较好地搞定、比较高效地完成,我觉得这个事儿就成功了。”Michael笑着回答。
中国计量大学的研究生周同学提供了几组数据。他曾向身边的15位同学发起一个小型问卷调查,对于“使用AI工具后,你是否觉得懒得思考?”这一问题,9个人回答“否”,6人回答“是”。对于“使用AI工具后的感受”,14人表示“学习效率提高”,7人表示“学习兴趣更广泛”,而分别只有两人表示“学习成绩提高”和“有益于学习习惯养成”。周同学认同AI会让很多人懒于思考,但同时指出,AI智能程度的有限性,AI幻觉的存在,使学生需要对AI的答案进行鉴别,这是另一种思考任务。
在读高一的小林告诉小巴,有时候会用AI偷懒,学校没法完全禁止他们使用AI,主要还是看自身的毅力。她认为,遇到难题最好先理解AI的思路,再自己认真完成一遍。
大四学生小李则表示,有时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当要求AI以‘给提示的老师’的身份与我们互动时,我们思考的深度可能反超传统学习。”
AI促进教育平权
吴老师在《每天听见吴晓波》中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既有的教育模式正在崩溃。
在教育界,有一句话叫做“资源决定前途”,你是在一个发达的城市接受教育,还是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接受教育?你的学校是省级重点、市级重点还是县级重点?你的老师是不是名师?这些资源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孩子考上某所大学的可能性。
但今天,人工智能正在把一个个“超级大脑”搬到孩子们的面前。在吴老师看来,无论你是在一个大城市还是在一个贫困乡村,教育资源的获取将变得越来越平等,教育将变得越来越平权。
对于这一观点,多数受访者表示了明确的赞同。比如Michael认为,如果说互联网“made the world flat(让世界变得‘平坦’)”,那么“AI will make it even flatter(AI将使世界变得更‘平坦’)”,它能将知识和资源以很低的成本向个人和企业铺开。在他看来,AI会对教育进行重构,这会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过去,老师可能会比学生掌握相对多一些的知识,但现在完全不能这么说,学生思维更活跃、吸收的东西更超前,他们可能比老师了解得更多,这就对老师提出挑战——不能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要成为思想的引领者,比如用人生阅历来弥补学生可能不足的东西,它更多会是在‘道’而不是‘术’的方面。”
同时,对学生来说,自驱力和思辨能力也变得越发重要。“要意识到AI是在帮助你学习,不是帮你完成任务”,夏老师指出,“要有能力跳出知识本身,来看待自己和这个社会。”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今天,一个孩子的勤奋和好奇心比任何资源都显得更珍贵。这会让很多家庭不知所措,而同时又为另外一些家庭打开了一扇天窗。
全自动框架T2Hair:可用于创建高保真 3D 头发模型
CT2Hair是一个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全自动框架,用于创建高保真的3D头发模型。该框架通过估计头发区域的密度体积、提取有用的导引发丝、使用神经插值方法填充头皮以及优化细化等步骤,实现了从真实世界的头发假发中重建各种发型的图形。项目地址:https://yuefanshen.net/CTHair站长网2023-08-07 18:15:490000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公司 CEO 称 Rishi Sunak 的全球 AI 安全峰会可能收效甚微
一位受邀参加下个月RishiSunak国际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的高管警告说,这次会议可能收效甚微,并指责强大的科技公司试图「操纵」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公司Conjecture的首席执行官ConnorLeahy表示,他相信政府首脑准备同意一种监管方式,允许企业继续开发「上帝般」的人工智能,几乎不受限制。站长网2023-10-24 21:25:070000网宿科技与亚马逊云在生成式AI等方面达成合作
网宿科技升级成为亚马逊云科技核心级合作伙伴。网宿MSP将以“数据AI”为战略,继续与亚马逊云科技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生成式AI技术的普及,以最佳实践助力更多行业畅行云途、创新发展。据悉,网宿MSP已拥有全栈式的云管理服务、全面的产品生态矩阵、体系化的专业团队以及深厚的行业落地经验。站长网2023-11-03 08:50:130000GitHub一项调查显示:92%的程序员正在使用人工智能
GitHub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有多少程序员正在使用AI工具。结果显示,500名接受调查在美国工作的开发人员中有92%的人表示已经将AI工具整合到了工作中,而70%的人表示这些工具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优势”。站长网2023-06-20 17:10:320001苹果版GPT或于2024年正式发布
9to5mac消息,据彭博社的马克·格尔曼报道,苹果正在开发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此同时,微软正在向企业销售人工智能。格尔曼透露了一些新的细节,听起来像是苹果在内部开发一种可以与OpenAI的ChatGPT人工智能竞争的技术。站长网2023-07-24 12:04: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