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吉卜力,撞车了被字节起诉“投毒AI”的前实习生?
想象一下,耗费动画大师宫崎骏数十年心血、一帧一画精雕细琢的艺术风格——比如《起风了》中耗时一年多的四秒人群场景,或是《幽灵公主》里那个生物钻地镜头背后一年零七个月的5300帧手绘,如今,在GPT-4o手中,似乎变得“唾手可得”。用户们兴奋地将个人照片、网络梗图甚至历史影像纷纷“一键吉卜力化”,其效果之逼真、风格之统一,迅速点燃了网络。无数人的时间线都被塞入了宫崎骏的平行宇宙。OpenAI CEO Sam Altman透露,4o的图像生成功能在一小时内就吸引了百万新用户。
但如果你认为这仅仅是OpenAI用一个更强的模型替换了之前的DALL-E,那可能就忽视了全貌。有敏锐的网友指出:“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更新——这很可能是一个彻底的范式转变。” OpenAI 似乎正在解决那些长期困扰AI图像生成过程中,让创作者望而却步的问题。
那么,秘密武器是什么?OpenAI自己给出了线索:这次的图像生成是直接内置在GPT-4o模型中的,并且,与广泛采用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的DALL-E、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不同,OpenAI在模型卡片中声明:“与作为扩散模型运行的DALL·E不同,4o图像生成是一个原生嵌入在ChatGPT中的自回归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将自回归思想应用于图像生成并非OpenAI的独创。事实上,如何让擅长序列预测的自回归模型在视觉领域发挥潜力,一直是AI研究者们试图攻克的方向之一,意在寻找不同于主流扩散模型的新范式。
例如此前获得顶级学术会议NeurIPS2024最佳论文奖等《视觉自回归建模:通过下一尺度预测实现可扩展的图像生成》(Visual Autoregressive Modeling: Scalable Image Generation via Next-Scale Prediction)的研究,它不仅提出了一种创新的 VAR 方法,显著提升了自回归模型生成图像的质量和效率,更是在实验中首次证明了类 GPT 的纯自回归模型在图像生成任务上,有潜力超越当时顶尖的扩散 Transformer 模型。
这篇论文由北京大学与字节跳动的研究者共同完成。而为这篇技术含量极高的论文增添了更多话题性的,是其第一作者田柯宇的另一重身份——他正是那位因被指控恶意攻击字节跳动训练集群、面临巨额索赔而备受关注的前字节实习生。
这位“含金量还在上升”的实习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与AI图像生成的前沿探索交织在了一起。
自回归的“复兴”
GPT-4o 在图像生成上的突破,关键之一在于其宣称采用的自回归技术(AR)路径,这与主流的扩散模型截然不同。理解这一差异,是把握这场潜在“范式转变”的核心。
扩散模型,如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其原理是从随机噪声出发,通过学习数据分布逐步去噪,最终生成图像,强项在于生成高质量、逼真的图像,但在速度、计算成本以及精确理解复杂指令(尤其是文字渲染)方面常显不足。
自回归模型则借鉴了GPT处理文本的方式:按顺序预测下一个元素。在图像上,这意味着模型基于已生成的部分(如像素或图像标记),逐步构建出完整图像。理论上,这赋予了AR在上下文理解、细节控制和连贯性上的优势。然而,传统AR方法存在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长期以来难以在效果上匹敌扩散模型。
近年来,以 VAR(Visual Autoregressive Modeling)、掩码自回归建模(MAR)等研究,开始为 AR “正名”。VAR提出的“下一尺度预测”(从粗到细生成)等创新,显著提升了AR模型的图像质量和生成效率,证明了AR路径不仅可行,甚至有潜力超越扩散模型。VAR等研究可能为GPT-4o提供了理论启发,而GPT-4o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自回归模型在视觉生成中的可行性,让 AR 在图像生成领域迎来了“复兴”的可能。
那么,GPT-4o 的图像生成具体是如何运作的?OpenAI强调其图像功能原生集成于模型核心,而非独立模块。这意味着4o能充分利用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世界知识来指导图像生成,实现前所未有的上下文理解和指令遵循能力——比如准确画出包含特定公式的白板。这种深度融合是4o 效果出色的关键。
然而,一张流出的内部白板图(标注了Transformer -> Diffusion流程)引发了对其“纯粹”自回归的质疑,可能采用了混合架构:即利用 AR 的理解能力生成中间表示,再结合 Diffusion 的像素生成优势输出最终图像。这种猜测认为4o可能融合了两条路线的优点,以规避各自的短板。不过也不能排除是OpenAI在故意混淆事实。
由于没有任何技术报告,其具体实现细节仍是谜团,但OpenAI的战略意图清晰可见:一是将自回归原则置于下一代多模态模型图像生成的核心位置;二是依托其超大规模的模型为这一切提供算力和智能基础。 无论最终的技术“配方”如何,GPT-4o 都已将自回归推向了前沿,这很可能会改变AI图像生成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美温差
GPT-4o图像生成功的成功,引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无论是语言模型还是视频模型,中国的企业追赶迅速,但在尖端图像生成上,似乎总是美国公司在前沿“独奏”?无论是从Midjourney到Gemini Image再到4o,在中国似乎都看不到能与之“对标”的企业或产品。
我们可以从技术和商业两个视角来看待这种“温差”。技术上,美国顶尖公司似乎更倾向于探索和押注如自回归(AR)等可能带来范式革命的新路径,这或许得益于其在基础研究上的长期投入和对风险的更高容忍度。OpenAI在2020年就推出的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Image GPT,旨在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Transformer架构应用于图像生成领域。
而国内力量可能更集中于优化成熟的Diffusion路线并快速落地应用,这在追赶阶段十分有效,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路径依赖。同时,顶尖模型所需的算力、高质量数据和核心算法创新,本身就构成了不低的壁垒。有观点认为, Diffusion模型可能已触及瓶颈,亟待新的突破。

商业上,市场定位和变现模式也塑造了不同的发展方向。Midjourney、GPT-4o等似乎更瞄准对效果要求极致的专业用户或付费意愿强的市场,追求打造“爆款”工具并直接收费。而中国庞大的应用场景(电商、社交、营销等)或许更看重成本、效率和与现有生态的融合,促使技术发展更偏向工程优化和平台赋能,而非单一工具的极限探索。不同的资本偏好和生态整合策略也加剧了这种分野。
当然,这并非说中国在生图领域毫无建树。阿里巴巴、字节、DeepSeek等公司也在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模型。只是在全球“爆款”层面,暂时由美国公司领跑。
归根结底,技术和商业的合力共同塑造了当前的格局。随着 GPT-4o可能引领的自回归新浪潮,我们无疑等不及要看到这个方向的开源进展,或是中国企业的快速跟进与实现了。
百度在万象大会宣布开启内测“AI伙伴” 将支持多轮对话、实时搜索
今天,在2023万象·百度移动生态大会上,百度透露正在内测的"AI伙伴"和"AIBOT"等功能,并展示了内测产品NEWAPP。在今年618电商节到来之际,百度推出全新智能电商品牌"百度优选",发布了一系列智能商家经营方案,包括AI导购助手、电商AI主播制作平台、商家经营能力模型等。站长网2023-05-25 14:08:190000更丝滑流畅!Redmi K70版今起推送小米澎湃OS 2正式版升级
快科技11月15日消息,今日,小米澎湃OS官微宣布小米澎湃OS2开启新一批升级,正式版和Beta版陆续覆盖更多机型。根据公告,RedmiK70至尊版和小米平板6SPro12.4即日起陆续推送小米澎湃OS2正式版升级。同时,RedmiK70、RedmiK70Pro、RedmiK70E三款机型即日起开启陆续推送小米澎湃OS2Beta版升级。站长网2024-11-17 10:50:190000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炉:3名美国经济学家获奖
快科技10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T教授阿西莫格鲁、MIT教授SimonJohnson、芝加哥大学JamesA.Robinson获得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其对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研究”。0000尴尬!印度一家公司推“TruthGPT”,但完全不真实
本文概要:1.印度公司TheWholeTruthFoods推出了自己的TruthGPT,用于提供有关食物和健身的信息。2.该平台声称是经过事实核实的,但实际上与ChatGPT相比有很大差距。3.公司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这可能只是一种营销策略。站长网2023-08-08 14:28:000000不拍视频不直播,揭秘抖音图文男装玩法
各位村民好,我是村长。都说男性消费欲望低,可支配收入少,给男生卖产品挺难。虽然这是一定的事实,但并不代表男性真的没有消费需求、没有购买力。只是相对女性而言,男性的消费需求毕竟单一和低频而已。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在抖音卖男装的案例,不拍视频、不做直播,也能把产品卖出去。01抖音图文男装这个账号是在抖音上卖男装的,内容形式不是视频和直播,而是图文。站长网2023-07-20 13:4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