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乾坤: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让无人驾驶跑进“快车道”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这座城市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上海青年正在成为砥砺奋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选树青年典型,由青年报社策划主办的上海一线青年新榜样推选展示活动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奋斗在一线岗位的青年人物有作为、敢担当的榜样精神,引导更多同龄人从中领悟和学习。
今天我们所展示的人物是上汽集团赛可智能技术负责人于乾坤。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施剑平/图
上汽集团赛可智能技术负责人于乾坤,作为一名超级学霸,他本可以选择更轻松、舒服的工作和生活,但为了实现一个“自动驾驶”的梦想,他却偏要迎难而上,选择了“难而正确的事”,通过两年努力,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于乾坤说,自己的路没有选错,未来将继续为智能驾驶技术发挥自己的力量,实现“让出行充满爱(AI)”的梦想。
做真正有价值的事
“未来,自动驾驶肯定会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带着这样的想法,博士毕业后的于乾坤加入了上汽,选择从事方兴未艾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成效,而我的职业生涯才开始,刚刚好,值得我为之奋斗一辈子。”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于乾坤就致力于机器人自动化研究,自2016年开始投身人工智能领域后,他的研究方向开始专注于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汽车行业,就不想局限于传统的研究方向,要做就做那些所谓“难而正确的事情”。
那么,多久能看出成效呢? 于乾坤预估,可能三十年,可能四十年,但绝对不会是三四年。“总要有人去做一些看起来比较傻的事情。”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长远的路,于乾坤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还以身边的同学为例,有些人在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去西部,去基础农村帮助当地脱贫攻坚,“有人会认为这样的选择很傻,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

于乾坤(前排左一)怀揣梦想再出发。
攻克系列技术难关
这几年,于乾坤先后负责过多模态深度语义理解、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自动泊车与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多个关键项目,带领团队不断实现自动驾驶自研技术突破。
2021年6月,Robotaxi项目正式立项,目标是一个月内完成首台Robotaxi车辆的下线。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于乾坤直言,在最初接到任务时,难度之高、时间之短,让他一度感到“绝望”。
万事开头难,“当时连车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从这个方案的制定到具体实施,以及最终的下线测试,都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于乾坤和团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让他们找到了绝处逢生的办法。
十几个人的团队没日没夜地在“作战室”里埋头苦干,先后完成了从技术方案制定到产品发布的全过程,尤其是攻克了三个“不可能”后,完美地守住了每一个研发节点。
于乾坤表示,他还要为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操心,而这个项目的难就难在“技术之外”。为了赶进度,要在各个环节“抠”时间;为了抢材料,要与各个供应商“斗智斗勇”……于乾坤经常对团队说,“不要觉得把技术做好,就能包打天下,每一样都要强,不能有短板,这样事情才能做成。”
不过,令于乾坤欣慰的是,这段经历也锻炼了整支团队。“大家终于知道,想做成一件事,应该要有什么样的劲头和手段。我们总结出的经验就是‘不相信不可能,定好目标就去冲’。”

怀揣梦想再出发
在Robotaxi 1.0测试及运营经验基础上,2022年团队再次出发,以“更安全、更稳定、更可靠、更舒适”为方向,对架构方案再做大幅度重构升级。然而,突然来袭的疫情打乱了团队的工作节奏,连日的居家办公让团队成员十分焦急。于乾坤主动请缨,作为提前复工复产人员,带领技术、工程、项目等团队成员进驻车间。
生活上,面对艰苦的条件:住的是会议室、睡的是行军床、吃的是盒饭、掐点排队洗澡,于乾坤通过组织吃西瓜大会、首车下线庆祝等形式,激励安抚团队成员。工作上,面对物流停滞、专业工具和人员匮乏的情况,他指导工人就地取材制作简易工具、协调物流、远程视频援助等方法,千方百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困难。最终,在6月1日解封之前,完成了首台车的架构验证和下线,确保项目节点“后墙不倒”。
而Robotaxi2.0也在国内率先将车规级激光雷达应用到了行业中,搭建了五重感知冗余、四层计算冗余架构体系,并形成了云端数据工厂、车网安全通讯、车端稳定运行的全栈自主智驾能力。
Robotaxi在落地运营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超13.5万出行订单,在1.8万次的评价中,用户满意度达98.8%。车队规模在2022年实现了200台的目标,平均应答时长仅为45秒,平均接驾时长为6.3分钟。服务场景主要为商务通勤、地铁接驳、休闲娱乐,深入市民日常生活。
去年,在团中央和人社部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上,于乾坤和团队骨干一起以《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发项目》组团“出道”,在2022年11月末的全国总决赛上从全国29个省份、7个行业系统的26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技术革新类全国金奖,系上海市在该赛道唯一一个荣获全国金奖的项目。
==对话==
让无人驾驶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
青年报: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你的目标是什么?
于乾坤:我希望能够真正实现无人驾驶,让这项技术走入千家万户。真正实现出行领域的变革,在没有司机和安全员的情况下,让车成为大家出行的伙伴。同时,也让整个旅途不再枯燥无聊,把大家从繁重又危险的驾驶中解放出来,这是我的梦想。
青年报:对于不断精进的Robotaxi来说,下一阶段的挑战是什么?
于乾坤:目前的Robotaxi仍配有安全员,2023年,我们还要再往前走一步,计划取消安全员,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青年报:作为青年“新榜样”,你有什么经验想分享给大家?
于乾坤:去年,我在看电影《长津湖》的时候,对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印象深刻。“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这三个“不相信”是志愿军战士们钢铁意志的展现,也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体现,更是值得我们青年人传承和弘扬的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施剑平/图
编辑:梁文静
喜马拉雅申请AI开放平台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个“喜马拉雅珠峰AI开放平台”商标,国际分类包括教育娱乐、通讯服务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站长网2023-06-20 16:17:530000Mistral正式发布Mistral Large 超越GPT-4外的其他所有模型
Mistral于最近正式发布了MistralLarge,在基准测试中仅次于GPT-4,超过了其他所有模型。这款新的模型具有许多新功能和优势。MistralLarge具有着母语般流利的能力,涵盖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并对语法和文化背景有着细致的理解。其32K令牌的上下文窗口让用户能够精确地从大型文档中找到所需的信息。站长网2024-02-27 10:33:190000苹果推出AI动画设计工具Keyframer 可将静态图片转为动画
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动画设计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但面临着挑战。苹果团队最近发布了一篇论文,宣布推出了一款名为Keyframer的AI动画设计工具。这款工具的功能是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提示词,将静态的2D图片转换为动画。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提示和直接编辑生成的输出来探索和细化动画设计。除了支持顺序提示和直接编辑外,用户还可以请求设计变体以支持比较和构思。站长网2024-02-19 11:26:540000概念炒不动了!AI创业要先落地
今年很难看到投资人雪中送炭了,更多是锦上添花。在AI领域,想要获得融资这件事越来越难了,创业者的道路也越来越难走。但是,又有一些新现象让我们发现,AI创业的门槛其实是在降低。超级个体户在大模型浪潮中遍地开花,能想象的场景里都有他们的存在,AI智能插件、AI相机等等,更多的个体户利用大模型的便利开始了小规模的创业活动。0000联合国将召开会议试图制定AI发展和监管蓝图
本周,联合国正在召开一次全球会议,旨在勾勒出人工智能的边界,并利用其潜力来赋予人类力量。联合国希望为处理人工智能(AI)制定一个明确的蓝图,因为该技术的发展超过了设定其边界的能力。正在日内瓦举行的“AI向善全球峰会”将于周四和周五聚集约3,000名来自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大学和国际组织的专家,试图塑造处理AI的框架。站长网2023-07-04 23:04: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