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真开始发力自己的私域了
最近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有伙伴提到这是在新版本后新增的功能。
当看到好玩的评论时,不光可以分享给小红书内的好友,还可以将评论分享给微信好友。
点击“分享到微信”,会自动生成一张带有评论的图片。
过去,在分享小红书帖子时仅能够生成一张链接卡片,卡片上只能看到帖子标题和小部分文字内容,没办法再展示更多。
对比来看,能够发现小红书在分享上就设置了自己的“小心机”。
过去分享帖子的链路上,微信好友点击链接后能够直接看到绝大部分内容,除非内容过长或者想要去看评论才需要跳转到小红书。也就是说,文字内容少的帖子天然的把微信用户留在了微信内,没办法做到跳转。
现在不同。小红书又换了一种新的逻辑,被分享用户能够看到评论的内容,但是不知道评论的帖子是什么内容,出于好奇心驱使,用户可能会通过扫码的方式跳转。
虽然还是跳转在微信体系内,但被评论吸引过来的用户还有可能会有想要看其他优质评论的好奇心理,这时候再跳转到小红书的概率不一定会比之前的跳转链路低。
在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从小红书引流到微信的过程中,小红书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引流方式。
常规的违规引流公示是一种。如今从微信跳转到小红书的链接则是另一种。
小红书正通过这种方式反向挖掘微信上的海量用户到自己的平台中。当流量越来越贵的时代,坐拥上亿用户的微信也成了其他平台想要挖掘的宝地。
(其他平台分享评论截图)
其实分享到微信这项功能本身并不稀奇,只是当分享场景再次被细化时,这场没有硝烟的用户流量大战就开始了。谁能留住更多的用户,谁就能笑傲江湖。
小红书对于引流的小心机,是希望更多的人从微信将人引导入小红书。比如在和一些品牌合作的时候,会鼓励他们发动用户在小红书做内容,做评论。通过这种方式来激活新的流量。一切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低成本流量(不是商家,而是平台)。
进了小红书平台的用户也就相当于进入了小红书自己的私域,布局小红书的商家则将拥有更多流量促进用户的转化与变现。
正如前阵子小红书推出的各项商家小红书私域激励一般,如今小红书自身的私域运营时机已经成熟,甚至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过去见实的观察中,曾有观察到某原创珠宝设计品牌,在小红书群聊内成交GMV占商家整体GMV甚至高达50%。
一直有商家表示要布局小红书私域,逐渐完善商业化闭环的小红书也正不断带给商家们以惊喜,从而实现更多变现。
而私域变现话题也是诸多商家在布局小红书时最常关注的部分,因此见实干脆就着这个话题决定在8月举办一场“小红书私域”主题私享会,就聊如何提升私域变现以及小红书如何能够获得更多增长。
AI for Science 空间非常大 将全方位改变从科学研究到产业落地
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2023科学智能峰会(AIforScienceCongress)8月10日在北京开幕。峰会由中关村论坛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由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主办,旨在搭建AIforScience领域科研突破、技术培育、人才交流的共建共创平台,共同推动AIforScience的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创新效能。站长网2023-08-11 14:19:110000AMD预测该公司2023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50亿美元
**划重点:**1.💰AMD估计今年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处理器市场规模为450亿美元,2024年销售额预计将达20亿美元。2.🚀公司发布MI300系列新一代AI芯片,涵盖生成式AI和超级计算机应用,以应对快速增长的AI芯片需求。3.📈AMD预计到2027年,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4000亿美元。0002黄仁勋:我们已经到达了生成式AI的引爆点
“我们离倒闭永远只有30天。”这是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口头禅。结束了几天前台湾大学的毕业典礼,5月29日上午,黄仁勋再次身着标志性皮衣,现身于中国台北的国际电脑展Computex2023活动现场,并发表主题演讲。黄仁勋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到达了生成式AI的引爆点。从此,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会有计算需求。”站长网2023-05-31 09:08:280000年轻人逛商场只去B1B2了!
年轻人到底喜欢买什么?这可能是品牌探讨的共同话题。除了平台、品牌的数字化消费报告/浏览习惯等信息能够反应出大多数年轻人的消费倾向外,社交平台的热搜榜或也透露出了年轻人的共同选择。比如前不久,因年轻人“报复性省钱”的行为产生的反向消费现象,就产生了广泛的热议,积累了3.8亿阅读。这反应出年轻人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并不是从单一的信息考量,而是根据品质、性价比等多重信息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站长网2023-11-04 10:28:550000消息称OpenAI取消更高效的GPT-4级别AI模型“Arrakis”开发
划重点:1.🚫OpenAI停止了“Arrakis”项目的开发,因为其质量不符合要求,这一模型原本旨在比GPT-4更高效。2.💡Arrakis的设计采用了稀疏原则,只激活部分神经网络,与传统“密集模型”不同,但在后期测试中表现不佳。3.🚀尽管“Arrakis”项目失败,OpenAI计划将其经验应用于其他模型,如计划中的Gobi多模态模型,同时继续改进GPT-4。站长网2023-10-18 23:24:320000